梁儲,廣東廣州府順德縣石(石肯)村人,在正德年間一度出任內閣首輔(丞相),輔佐武宗治國有方,號稱為官正派、敢于直諫、為民請命、一世清廉云云,被譽為“清白宰相”。
但歷史總是雙面的,梁儲輔佐武宗治國有方,但在治家方面,則不免失之寬縱。他長子梁次攄,在剛升錦衣衛百戶不久,因為與南海縣富豪楊端爭田產,梁次攄搞出一件大新聞來。
如果大明也有社交媒體,
這件大新聞會引起怎樣的波浪?
內閣首輔兒子竟然無視大明律例,
帶領本部軍伍殺掉楊家及近鄰二百多人?
這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那么,最后梁次攄究竟有沒有被繩之以法呢?
楊家僥幸逃脫的婦人跑去告官后,冤情得以上達,于是科道交章劾奏梁儲縱子殺人。因為兇案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經過會審,涉案者都說計劃出于梁次攄,而梁次攄也承認了,于是官員上疏請嚴辦梁次攄。
結果京城三法司議擬,左都御史陸完、刑部尚書張子麟等人在覆奏中聲稱,“仲明、次攄所犯,雖系從而不行,但情重律輕,難以常例處之。”于是在明知梁次攄是主謀的情況下,卻說他是“從而不行,” 是沒有行動的從犯,只判次攄“發邊衛立功,五年還職帶俸差操”。
而其他沒背景的小混混們被處“凌遲斬罪”,20名瑤民佃戶被判“謀叛, 當籍沒其家”。
這件案子從正德七年三月發生,一直到正德八年十一月才宣判,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一個“屠滅居民三十余家,燒毀二百余人村社為墟,生靈憤怨”的大案,最后只殺了幾個替罪羊,真正的主謀“次攄輩竟免于死。”
總之,能搞出弄死幾百人的大械斗,事后又平安無事的梁次攄,算是將他爹那點所謂正直無私的陰德都敗光了,搞得梁儲也是時時刻刻更小心謹慎的做人,就怕被世人唾罵。
因為梁儲的治家不嚴、疏于管教,梁家家運在他之后是呈下滑趨勢,他的其他四子、十一孫,大多不仕,做官也只是中書舍人、香山所千戶一類的小官,書香起家,卻失之寬縱,遺憾后世,實在令人惋惜。
在封建社會中,男性的地位比較高,在一個家庭中,一般母親負責照顧孩子的起居,父親教孩子各種做人的道理。而在當代社會,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是孩子的榜樣,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就要及時站出來,矯正孩子行為上的偏差。
文字|綜合整理
編輯|容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