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個月的時候,小編講述了貞節牌坊的瑣碎與故事,后來與“savanna”說起牌坊之時,談及杏壇古朗的百年坊。那座1752年建的牌坊直至今日,已是經歷過無數風霜,見證了歷史車輪滾滾。當時不過也是淺嘗輒止地說了些許,未料今日收到“savanna”特地去百歲坊后深有感觸寫來的文章,不免要和大家細細地分享。
●文章來源于順德城市網網友“savanna”
順德幾百年的古村有不少,但這條700多年古村,竟然擁有兩個皇帝御賜的牌坊,估計就不多見了。這條古村就是承載著厚重歷史至今仍然蓋著朦朧面紗,鮮為人知的杏壇古朗。在參天的古樹下,踏著保存完整的青石板路,穿過古老的建筑,似乎走在歲月的長河之上......
古朗村是順德著名的“長壽之鄉”。清朝時,有一位老人年過百歲,乾隆皇帝當時親自下圣旨紀念,至今還留有記載此事的“百歲坊”,牌坊上有“聖旨”字樣的龍鳳古牌,清晰可見。到了現代,村中長者生活悠閑安逸,長壽老人比比皆是。
還有一個是節孝坊,建于清嘉慶三年(1798年),是嘉慶皇帝為表彰廣東布政司侍郎伍文光妻子的孝節品行所賜。上題板書“節孝”二字,背后鐫刻“奕世流芳”。
起鳳橋
古朗由于河網錯綜,自古出門過橋、舉步登舟。老一輩說起古朗,就會提到“三關六寨五拱橋”,現在,“三關六寨”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跨鰲橋、引龍橋、起鳳橋這三座拱橋還在為村民服務。關于“跨鰲橋”還流傳著一段佳話:以前有一書生家窮,小時候都是他父親背著跨過河涌去私塾上學,經歷過被大水沖走,書籍全濕的心酸。書生考取功名后,便在河涌上建了跨鰲橋。
古朗村中小橋流水、處處祠堂、古廟遍布、古樹蔥蔥,每處都有動人的傳說。政府也在做有關活化古村的工作,在保護古村歷史傳統的同時讓其重新煥發魅力,古朗八景:青云起鳳、西河洗浴、沙溪分流、飛舟引龍、二角孖松、碧波玲瓏、跨鰲映月、永安芙蓉等大部分古跡和民間傳說得到維護、修復、提煉,也增加了不少現代的壁畫元素,新舊融合,吸引年輕一代來了解地方的傳統與文化。古朗也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鄉間休閑的好地方,喜歡的朋友歡迎過來尋古探幽!
圖文|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savanna”
編輯|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