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的西江水,
經過湍急奔流,在均安境內放緩,
泥沙沉降在鎮內不同的地方,
產生了不同的作用和身份。
在今天,
我們仍可從均安形態各異的“沙”,
一窺這里的小城故事。
“最天賜的沙”
大沙頂
位于西江干流、東海水道和海洲水道的交界處。在上個世紀,三江交匯在星槎大沙頂沖擊、自然形成了20000平方米的淡水沙灘,沙灘沿岸線延綿1公里——人稱“順德夏威夷”。
“人氣十分的沙”
沙浦、沙頭
沙浦(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見佛聞山”)
或是歲月滄桑,自然沉積而成,或是均安先民們為解決生計,與水爭地,圍墾、發展沙田而成。這里生息著世世代代的均安人。
沙浦:本是古河道出大江之地,沙石遍布,因而得名。
沙頭(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田野№☆2”)
沙頭:因村有小溪,水清見底,黃沙晶瑩如金,遂取村名“沙溪”,隨著村落范圍擴大,緣村莊在沙溪之首,遂取村名“沙頭”。
“吃貨的沙”
螺沙、蜆沙
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見佛聞山”
又螺,又蜆,以為是盛產河鮮的地方,其實它們是星槎里面挨得很近的兩條小村子。
“杳無人煙的沙”
海心沙
海心沙(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田野№☆2”)
處于順德東海水道和馬寧水道之間,是均安與杏壇共同擁有的一個島嶼。四面環水,除耕作農民外,島上基本無人居住。農業生產主要是水產養殖和少量的畜牧業,沒有工業發展。
“孤獨的沙”
新成沙
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全哥仔”
2019年,順德提出要完成生態修復的11個河心島之一,將完成生態修復,打造成均安,乃至順德區的新景致。
“可以搭渡船的沙”
鵝洋沙
鵝洋沙渡口駛過的輪渡。(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見佛聞山”)
雖然地在荷塘,但這塊鵝洋沙確實是屬于均安。面積約2000畝,屬于農田保護區,為沙頭、天湖、太平三條村共有。現在鵝洋沙仍有少數沙頭村居民居住,并保留沙頭渡口(鵝洋沙渡口)渡運居民。
“聲名遠播的沙”
南沙島
南沙島(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Sandos”)
四面環水,被十字大涌分成四村。南沙島河岸線綿長,桑基魚塘星羅棋布,自然環境優越,大多數房屋建于基塘之間,形成別具一致的水鄉景致。經過開發,南沙島實現從農業區到特色旅游小島的華麗轉身,成為遠近游客體驗休閑慢生活的好去處。
“最不得不說的沙”
磨刀沙
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823987589”
說“沙”必須說“磨刀沙”——古時,江尾洲(均安)十三鄉就是同處西江尾段的磨刀沙。粗獷的理解,可以記為“均安大陸”。
平日里飯碗不能有沙,眼里更不能有;
但不得不說,這以上這些“沙”,
確實有特色兒~
文字|遇見均安
編輯|韋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