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術涌
人們常說:“到一座城,吃一方食,悟一段史,望一塵事!”
我來到順德已經18年了,在順德生活、在順德學習、在順德成長,雖說我不是順德人,但我早已把順德視我的故鄉。時常會有人問起:你的順德記憶是什么?
多次參加由順德城市網主辦的清暉詩會
美麗的順峰山公園、寧靜的逢簡水鄉、清幽的清暉園還有那美味的順德拆魚粥等都是我的順德記憶,若是要我從中找一個印象深刻的,那必定是“清暉詩會”。說起詩會,那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時光,我在詩會中提升、在詩會中成長。
猶記得第一次參加詩會,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的,至今我還記得那場詩會的主題“人間四月天”。那時的我還是一名中職生,在校園中碌碌無為、無所事事,第一次面對詩會這個大舞臺,我的內心是非常膽怯地,生怕自己出錯、生怕自己丟臉,詩會前的那一夜由于擔心出錯而整夜未眠,索性那一次詩會很成功,一篇詩文朗讀下來,竟贏得陣陣掌聲,更增添了我的自信心。
自那之后,我不僅自己參加詩會,還會帶上社團里的同學一起參與。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場詩會,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一次次詩會、一次次成長,如今我已經是詩會的常客了,而我也從一位碌碌無為的中職生成長為大學生,面對舞臺,我已經沒有那時的緊張和害怕了,我更樂于走上舞臺展示自己。于我心中,清暉詩會就是我的順德記憶。
參加社會實踐
寫到這里,肯定有人會問:“你的個人成長怎么能和順德記憶搭上關系?”。一個人,一座城,一座城,成就一個人;每個人成長都有自己的際遇,這個“際遇”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一段過往,而這一切必定離不開一座城。就好比改革開放初期,許多人來到順德創業,在順德工作、交友、安居、娶妻生子,過上安逸雅致的生活,而這一切可以說是:“一座城成就一個人,一個人筑就一座城”,兩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許多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表達清楚的,我與順德的記憶也豈是一段文字能寫盡的,而“清暉詩會”是我與順德這座城市最深的際遇,于我心中,清暉詩會就是我的順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