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疫境中,愛相逢
■梁志云
在2019年除夕夜,順德人民正準備歡度2020年春節時,官方突然宣告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喧鬧的城市立即陷入停頓,食肆關閉,公交車大部分線路停駛,全順德市民留守在家中,在順德大良九眼橋邊的木棉花樹,靜悄悄地豈立在大良河畔,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城市。
我們只能透過手機網絡,感受外面世界,了解外面世界。
小事大意義
大良義工聯,大良醫院,交通局,公安,客運站共同聯手,肩負起一線的聯防聯控工作。
我的手機微信信息呼入提示的聲音比以往頻密,大良義工聯的群里,防控防疫工作滾動式地發出招募信息,積極組織志愿者參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每條招募信息發出后,志愿者們義不容辭地報名投身。
疫情里,最深入民心一句話:“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除了醫護人員,同樣,我們不一定知道每一位付出志愿者的真實姓名,但我們都知道,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日以繼夜,默默無聞地付出,為市民,為社會。
在2019年除夕夜,至2020年1月春節期間,疫情開始,志愿者們參與清潔街道,在區社、高速路段的檢測站,為市民進行體溫檢測、車輛登記、人員記錄;
在疫情肆略時,由于春節放假原因,職工未能及時到位,為解決口罩短缺,提升產量,志愿者們大力支援北窖鎮康正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復工生產,無懼艱苦,從事裝箱、包裝及真空封壓包裝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由2月1日至2月5日,堅持至工廠員工陸續放假回來,正常上班。
踏入2020年2月,準備復工時,大批外來人員回流順德,部分需要安排隔離,志愿者們每天無懼風雨,堅持為隔離人員送餐,送生活物資;
進入2020年3月,疫情像滾雪球那樣,疫襲全球,為配合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做好對境外來粵返粵人員防疫工作,大良義工聯積極組織英語、韓語、日語、意大利語、法語等一批外語翻譯志愿者加入協助。
到撰寫此文3月19日此,疫情還未結束,大良義工聯的群仍然每時每刻為防控防疫滾動式地發出志愿者招募信息。他們所作的事情似乎是輕于鴻毛,但卻是重于泰山。對于我而言,感恩:大良義工聯,大良文化中心,當初給予我當志愿者的機會,我身處其中一份子,感受到生命影響生命,令我看見堅持、看見無畏、看見愛是無私。也讓全順德人民看見志愿組織的動員力,自愿貢獻的價值觀方面顯出優勢。為國家防控策略與經驗取得實踐性檢驗作出貢獻。
疫境中的情重
醫療供應緊張,導致供求失衡,口罩陷入短缺時。生命誠可貴,口罩價更高。
大良街道團委在開展防疫防控工作時,出現口罩短缺情況,澳洲順德聯誼會與澳洲順德商會成員,澳洲順德婦女會副會長:何綺雯女士,得知情況后,立即幫忙籌集,在2020年2月12日,親自驅車前往,向大良街道團委:捐贈口罩10盒,共500個,給大良街道團委與志愿者聯合會投身一線聯防聯控,為肩負起市民進行體溫檢測、車輛登記、人員記錄等工作的團委、團干、志愿者抗疫物資提供支緩。何綺雯女士說:這一批口罩是她妹妹自資購買,以5元/個的價格,購入850個,合計4250元,其余350個,已捐贈善耆家園,給長者及老人院工作人員使用??谡种亓亢茌p,但這份情義重量卻很重。一個輕薄的口罩,卻凝聚著一份深厚的中國情。
疫境中的支持
雖然志愿者們彼此也不相識,但無論線上線下,之間也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一張簡單的照片,一個簡短的視頻,一篇簡短的報道,就足已讓每位志愿者感到滿足。我由衷地認為這是一個善性的循環:讓不同領域的有心人參與,讓每一位志愿者接觸到各類的事,既塑造了我們互相關懷的價值觀,也給予了我們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的人生觀。令我們有明確的生活態度,把握人生的方向。慢慢地增加我們的內函,慢慢儲蓄不同的人生經歷。
疫境中的期盼
2020年3月1日收到復工的信息,心境然豁然開朗,我終于可以走出家門,在上班的路上,路過大良九眼橋,抬頭望,紅彤彤的木棉花正在怒放。春已至,花已開,疫情不知不覺走了一個季節。
當將來某年某月某日,我們默然回首2020年的這個春節,對于每一個順德人也許是人生一段難望經歷,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在雪上加霜的疫情里,很多雪中送炭、群策群力、守望相助的動人畫面依然留在我們的記憶里,對于我而言,這段志愿者的經歷會是畢生難忘。
抬頭仰望這棵陪伴幾代順德人成長的木棉花樹,無論經歷幾許風雨,依然豈立,每年待到春時,木棉花依然盛放,隨著太陽升起,溫度升起,關愛升起,疫情很快消滅,大家很快可以脫下口罩,展露出燦爛的笑容,走出家門,抬頭仰望天空,仰望木棉花開,仰望不一樣的安排,仰望未來,愿春和景明,民康國泰。
圖/順德區大良街道團委、順德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