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開學無期,教育有愛,相約線上。
3月31日15:00,“均安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之線上教育教學分享會在均安中心小學準時上線,13位來自鎮內不同學校的一線教師在釘釘平臺上與大家一起分享線上教育教學的經驗、做法、思考與啟示,在特殊時期以這樣特殊的方式,為均安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獻策。
分享會現場。(圖源/山水均安)
目前,全區線上教育已從1.0 版本升級到3.0 版本,從第一階段1.0版本的“從無到有”,第二階段2.0版本的“一個都不能少”,到第三階段3.0版本的“追求優質高效”,均安鎮的線上教育教學已經走上正軌、漸入佳境。
“追求優質高效”一直是均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線上教育教學也要追求優質高效,舉辦分享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師們分享線上教學活動的喜怒哀樂,談談對線上教學的認識轉變,說說自己滿意的線上學案設計,探討提升線上教學效果的方法,提出下階段線上教育教學的要求。
本次分享會主要圍繞對線上教育的認識、分享優秀的線上學案設計、怎樣做好線上教學管理、如何調適居家學習心理狀態、怎樣做好線上教學與返校開學后的銜接等話題進行,各位教師在直播中分享了許多精彩的觀點。
線上教學方便布置任務,也要注重質量
文田中學語文老師、鎮特聘教研員柴錦錦認為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社會就是一本打開的大語文教科書,教師要勇敢而有智慧地為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在這場戰疫中,我在哪兒?”這一哲學命題,充分發揮好線上優勢,推送豐富的學習資源包,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同時,建安中學物理老師、教研室副主任鄭麗冰提出線上教學要“重質減量,讓作業成為作品”,不要計較做題多少,應該聚焦學習質量的高低,讓學生曬整理后的知識結構、問題解決的方案、任務結束后的成果,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才是真正的學習。
結合學科特點和網絡優勢,教學效果最大化
對于不同學科的線上教學,也需要注意分析學科特點,思考如何利用網絡情境,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是很適合在線上進行教學的學科,只要我們做到因時施教、精準施策,就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獨特魅力。”新華小學英語老師、教務處副主任李錦倩分析道,“只要做好學情跟蹤,在線上學習期間做好分層評價,返校后根據不同的學情做好起點教學,就一定能夠讓線上線下教育完美地融合起來。”
天連小學科學老師、鎮特聘教研員藍子婷認為,科學課也適合在家上,在家里也可以上好STEAM課程,當然要兼顧好線上課程的學習性和趣味性、互動性和思考性,尤其要利用好線上學習的優勢,為學生做好擴展實踐,引導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創新。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線上教數學,學生更能夠真切地感受生活中學數學的樂趣,富教小學數學老師羅濠金在教學《觀察物體.看一看》時,采用大問題教學,讓學生在“投影”這一現象中看一看,獲得直接經驗,并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形成類似手電筒照射在物體上形成陰影的模型,豐富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讓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數學。
談及線上教學的感悟,南沙小學道德與法治老師劉思遠前幾天收到了一份學生傳上來的線上作業,“雖隔著屏幕,但我仍能感受到那個小女孩洋溢的真誠與用心”,小女孩讓劉思遠想到:我用心教育他們,他們也同樣能用真誠與用心來回應我,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和魅力所在吧。
分享會后,均安鎮科研專干曾曉珍對一線教師的分享和疑問現場作了點評與回應,黃婉珊專干對下一階段的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六個精”的要求。
為參加分享會的老師頒發講座證書。(圖源/山水均安)
接下來,均安鎮仍會按照推動均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將線上教育教學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契機,深入研究線上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形態,給廣大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體驗,也讓未來教育更快更好地走進現實。
來源|均安鎮教育局、山水均安
編輯|陳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