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旁的路
■shadowhunter
說起家旁的這條路,其實真的很感慨。30年前,我家旁邊的這條路其實是不存在的。從前那是一片接一片的魚塘,我的家就在魚塘邊上。早上陽光會送來波光粼粼,偶爾看到有魚躍出水面。夏天襲來的風,總會帶著淡淡的魚腥味。小時候的家旁,是充滿生機勃勃的地方。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我離開了那個生活了五六年的地方。那是九十年代中期,家私城的雛形已經出現。325國道擴建也是在那個時候,經常在周末的時候都會經過國道的工地。
小的時候,院子外面都是一片接一片的綠色。比人高的橡草,點水的蜻蜓,浮頭吸氧的魚。這些畫面現在已經是看不見,只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十幾年前,家旁的魚塘開始被棄耕。漸漸水葫蘆霸占了水面,魚塘的水質越來越差,直到后來被各種生活垃圾跟野草占據。老鼠成了魚塘最后的過客,可以想象出來有多么的惡劣。這里農業的沒落,是跟隨著家私城的興起而衰敗。喜歡追逐利益的人們,怎么會理睬那些沒有利益的魚塘地。成片的魚塘最后被野生的狗毛草占,混雜著各種生活垃圾的味道。
我記憶中的魚塘地,如今已經換了樣。二零一二年的時候,我家開始重建。那會的魚塘已經被建筑廢料所掩埋,是要給路基打下基礎。爛巴巴的泥濘沒有了,被破磚碎瓦所覆蓋。家旁的路開始有了個雛形,只是坑坑洼洼的。雖然是條粗糙的路,但附近的村民還是愿意從這往外走。這條新路是鏈接到家私城方向的,也是去村口最快的路徑。每當有車經過,那塵土飛揚起來,就剩白茫茫一片。
四五年前,村民們集資給新路裝飾了一下。鋪上水泥后的新路煥然一新,附近的面貌跟以前不一樣了。原本的爛泥地也變成停車場,一排排的車位整齊劃一。平整的路面,讓更多人選擇用這條路進出。人流慢慢積聚,超市倉庫逐漸出現在路旁。釘木架的氣槍聲,超市支付寶的提示音,讓這條新路更添了一些生活氣息。
我記憶中的水塘沒有了,雖然有些可惜,但換來的新路其實也挺好的。至少我回老宅的時候,不用再繞來繞去。小時候的記憶美好,最后僅剩下回味中的甜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