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廚師輩出,是順德的廚師之鄉,不僅擁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廚師,亦有來自基層的村級烹飪隊。而在其中,有一個人一直被老行尊心悅誠服地尊為“一代名廚”,“當打一代”奉他為“師父”,“少壯派”稱他為“師公”。他就是張遠,堪稱現代勒流廚師的祖師爺,上世紀50~80年代勒流廚壇的臺柱。這兩期,小編和大家來說說他的故事~~
張遠,勒流黃連人,外鎮廚師叫他做“肥公遠”,本地人則稱為“二叔遠”或“二叔公”。他出身烹飪世家,剛開始時跟兄長張敬衡入行,在黃連“金鐘記”學藝,后來就師從勒流“永樂”名廚羅二。
根據張遠的徒弟回憶,他不但廚藝了得,而且口才好,非常幽默,是黃連宿儒龔毅伯的學生,寫得一手漂亮的“吊筆字”,他寫的菜單被視為是一件藝術品。
據了解,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藝術修養,張遠常能創作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精品。如他曾做過一款“蛋白魚茸粥”,把蒸熟了的雞蛋白切成幼粒,加人魚茸同煲,許多食客親口品嘗之前還當是“米沙魚茸粥”呢。
“香麻手撕雞”。(圖:佛山旅游)
此外,張遠做菜非常懂得改良創新,1979年他在湖南長沙參加一次全國性技術表演時,做了“香麻手撕雞”、“鳳城野雞卷”、“炒三色蛋”和創新菜“三色鳳眼潤(肝)”,每一道菜都令人拍手叫好?!俺慈啊本偷厝『鲜a的鮮蛋、皮蛋和咸蛋同炒,而成味道、質感、顏色各異而又融為一體的佳肴,體現了順德菜“妙在家常”的特點?!叭P眼潤”精選豬肝改成兩塊,用尖刀從肝塊中部戳一個洞,另用薄肥肉片將皮蛋清、咸蛋黃卷成圓柱形長條,塞進豬肝洞中,用竹簽別牢,先用清水浸過,去除異味,然后放進約90度的“蝦眼”鹵水中,鹵熟,取出,切成薄片,裝盤造型,做成冷盤。各薄片像美目流盼的鳳眼,有秀美的“眼眶”,“眼眶”中有圓溜的“眼珠”,“眼珠”中有光亮的“瞳孔”,栩栩如生,獨具匠心。
正因為烹技出眾,所以有上級領導到勒流指導或檢查工作,供銷社總會派張遠負責接待,據說他曾為陶鑄、趙紫陽等掌勺。
來源:美食勒流
編輯:李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