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尤愛各種各樣的蒸糕,只要是傳統的粵式餐廳,蒸糕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糕有另一層意思“高”,“糕者高也”,喜歡討好意頭的廣東人不僅春節要蒸糕,一年四季都在蒸糕。
今日將給大家介紹一款順德夏日限定的糕點,你可能吃過,但是未必會讀它的名字。它就是——欒(luán)樨(xī)糕!
在順德區北滘鎮的桃村,古跡隨處可見。桃村曾是灰塑、磚雕、壁畫等三行手藝人的誕生地和聚集地;夏布、刺繡、陶藝、舞獅等也是桃村絢麗的文化瑰寶。
桃村有一道地方小吃——欒樨糕,由欒樨汁液制作而成,入口會散發出獨特清香,還有消暑清熱的功效。相傳欒樨九層糕的出現和很久之前發生的一場瘟疫相關,其他村的村民雖然也有欒樨草,但是他們一般用欒樨草直接煲成茶喝。只有手巧的桃村人把欒樨磨成汁加上粉漿,耐心地蒸成糕,這種做法大人小孩子都愛吃。
桃村祖輩口口相傳,欒樨草在農歷四月初八是唯一一天變得最香最甜的日子,接下來一個月都適合做欒樨糕。
農歷四月,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生長,此時的欒樨香氣最濃,老一輩的村民最喜歡用這時的欒樨制作糕點。
首先將新鮮采摘的欒樨草搗爛成汁,隨后倒入預先活好的糖膠內充分攪拌,然后就可以上鍋蒸啦。用大勺子舀上兩勺欒樨汁粉漿,均勻地澆在大碟子里,然后蓋上鍋蓋。
大約五分鐘過后,再次掀開鍋蓋,這時先前澆的那層粉已經凝固成糕了,再澆上另一層粉漿,再次蓋上鍋蓋。如此動作,重復個八九回,這時九層欒樨粉就做好了。清香循咽喉進入鼻腔,舌尖涌動的清甜略帶苦澀,嚼起來稠而不粘,這就是欒樨糕獨特的味道。
桃村欒樨糕最講究的莫過于九層,寓意著長長久久,期盼每年都可以吃得到,每年吃過的人都身體健康的意思。
大自然饋贈簡單而美味的食材,激發桃村人豐富的想象力。為了更好地傳承、推廣欒樨美食及文化,桃村從傳承演變成創新,研制出欒樨食品及欒樨文創多樣。
為了讓老味道老回憶更多人認識,桃村人通過研制的新品,讓年輕人或外界認識欒樨,也重新了解傳統欒樨糕,保留欒樨背后的那份情懷及回憶。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不變的家鄉味道及情懷,總能被食物記憶和傳遞。桃村人,欒樨情,有空就快去桃村尋味欒樨糕吧,一旦錯過就不再哦!
來源|佛山古村有約
編輯|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