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金生、周六福……中國大陸常見的珠寶品牌,為什么這些珠寶品牌都姓“周”呢,他們之間難道是有什么親屬關系嗎?
周氏家族的發家史
所有周字打頭的品牌里,稱得上歷史悠久的,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這兩家現在算是香港品牌,其實創始人都是順德人,第一家店也都在廣東。
1929年,廣東順德人周至元開了家“周大福金鋪”,1938年廣州淪陷,周至元把店遷到了澳門,1939年又在香港開了分店。
這個時候,周大福還只是中國成百上千家金鋪里很普通的一家。1943年,金店學徒鄭裕彤迎娶了老板的女兒周翠英,逐漸接手金行生意,正是在鄭裕彤手中,周大福從一家小金鋪,變成了大型珠寶品牌。
早期的周大福金鋪
1956年,鄭裕彤在港澳推出了“999.9黃金首飾”,也就是老一輩人心心念念的,比“千足金”還厲害的“萬足金”。此后幾十年間,在鄭裕彤的掌管下,周大福推行珠寶首飾一口價政策,成為控制全球鉆石產業鏈上游的戴比爾斯公司的全球特約配售商,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在大陸開設2000家零售點,業務拓展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周大福爆款 福星娃娃
周生生的發展歷程和周大福差不多,它的創始人也姓周,也是廣東順德人。小道消息說,周生生和周大福兩家創始人是親戚,但這個說法并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1934年,周芳譜在廣州開了一家“周生生金鋪”。1938年因為時局動蕩,金鋪遷往澳門。1941年,周芳譜把澳門金鋪交給三個庶出的兒子:周君令、周君廉、周君任。1948年周家兄弟把業務遷到香港,并于1957年成立“周生生金行有限公司”。1973年周生生上市,比周大福還早了好多年。
1948年 香港旺角上海街分店
周生生的珠寶設計比周大福稍微年輕一些,“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品牌解釋源自《易經》,聽起來也非常有文化。總體上講,周生生在年輕人中的市場占有率,是稍高于周大福的。
取名都是“周大福生”的排列組合
周大福和周生生名字相似,是因為創始人都姓周,其他珠寶品牌這樣做,就有點刻意了。它們打著山寨和原創之間的擦邊球,全都掛著似曾相識的招牌,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讓不少消費者一時分不清到底誰家是那個大名鼎鼎的“香港牌子”。
先說說撞名字最厲害的周大生。關于它的起源,有個故事廣為流傳:1966年海外華人周氏家族在香港創辦批發珠寶的“港龍洋行”,90年代初與“周氏合大”公司合資,創立香港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不過這個說法在周大生官網上是不存在的。
官網上的品牌起源,只有簡明扼要一句話:“1999年,在北京王府井百貨開設第一家專柜”。不過,周大生的名字算是站得住腳:它的創始人叫周宗文,福建福清人。
周大生官網 1999年北京王府井第一家專柜
周金生、周百福和周福生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金生珠寶2005年在深圳注冊,法人叫李楚宜。周百福珠寶2010年也在深圳注冊,它的法人叫葉偉嶺。周福生珠寶2009年在浙江衢州注冊,法人叫鄭志斌。工商局備案里與周大福、周生生名字類似,但是知名度比上面幾個更低的,還有福大周珠寶、金周周珠寶、周百發珠寶、周大周珠寶、周大鑫珠寶、周大發珠寶、周夫子珠寶……
另一個相對常見的品牌,是周六福。周六福的迷惑性在于,它聽起來不光像周大福,還很像另一家有名的香港珠寶品牌——六福珠寶。“周六福”這個名字本身,也和周家沒什么關系,據說是“全健康、平安、和諧、富裕、美德、成就之六福”的意思,可以說是非常喜慶吉祥了。
不過單論黃金K金,無論周大福周六福還是周大金,只要是正規品牌,都還是值得信賴的。在那些店里,你買到假貨的幾率同樣很低。
這些品牌的主要代工地,一個是廣東番禺,主營寶石鑲嵌;另一個是深圳水貝,主營黃金K金。那么為什么同一個地方代工,黃金純度也差不多,周大福們賣得還是比周大發們貴呢?
黃金首飾的價格除了金價、工費、可能存在的傭金、增值稅和關稅之外,就是由品牌溢價決定的了。
來源:編輯整理
編輯:林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