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誰還不是個吃貨呢?會吃有什么了不起的?重點是你會做美食嗎?你知道順德的烹調技藝是怎樣的嗎?
俗語說:“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的烹飪技藝出色程度如何一目了然,可是這樣的傳統技藝,大家真的都有一一了解嗎?順德的烹飪技藝與熟悉的家鄉味道是相連的,無論走得多遠都應該對此了解一二。
順德菜烹調方式有二十多種,主要有炒、蒸、煎、燜、炸、煲、燉等,河塘鮮、奶制品烹制和鳳城(大良)小炒是順德烹調技藝的三大系列。
攝/順德城市網網友“檀云品御香”
1、烹制河塘鮮
烹制河海鮮是順德烹調技藝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時令有不同材料,故有“春鯾秋鯉夏三泥”的總結。
烹制手法有魚生、清蒸、浸、燜、煎焗、煎釀、魚茸羹、干逼、熏等多種做法,常有一魚兩味、三味、多味的菜式。
其最大的特色是地道本色,選料鮮活,講究原汁原味,并充分利用多種材料原有的特性,相輔相成,清純可口。傳統名菜有均安魚餅、釀鯪魚、燜大魚、魚茸羹等。
其中,清蒸是順德烹調技藝中烹制河塘鮮的重要手法,備受重視。
清末民國,大良清暉園龍氏招聘家廚時,以清蒸鱸魚為題目,可見清蒸手法在此時已是判別烹調技藝高低的標準之一。20世紀40至90年代,廣州“利口福”海鮮飯店以鳳城(大良)廚師為骨干,以經營河鮮海產為經營方向,招牌菜為“清蒸海上鮮”。
順德廚師蒸魚,將魚背朝天,有利蒸汽運行和魚體易熟,強調火候、魚的新鮮與特調醬油等配料的合理搭配,保留一半蒸魚原汁,以保存魚的原味。
2、奶制品烹制
奶制品烹制是順德烹調技藝的另一系列,奶制品烹制獨具特色。以含脂高的水牛奶為原料,將膠狀液態牛奶炒成半固態熱菜,創造出軟炒法,在中國烹調技藝中少見。順德廚師創制了炒牛奶、雙皮奶、炸牛奶、鍋貼牛奶等不同手法。
其中炒牛奶,是我國烹飪技術中“軟炒法”的典型菜例。此菜創意強,能將液態牛奶炒成固態熱菜,成菜以透明、稍微顫動,嫩滑而表面呈漣漪狀為最佳成熟度,凝而不瀉,奶香醇厚,潔白滑嫩,有很強的視覺美感。
烹制時要制作鷹粟粉和雞蛋清做成的凝固劑,要冷油熱鍋,正確掌握成熟度,技術要求非常高。
3、鳳城小炒
鳳城小炒以順德大良鎮的別稱“鳳城”命名,以簡單做法體現材料的新鮮美味。小炒首先講究“鑊氣”,就是氣熱、氣味、氣色與氣質的綜合。也講究勾芡精準。以簡單做法體現材料的新鮮美味。
為遷就鑊氣,需要把食料切得長短劃一,厚薄一致,紋理順暢;
其次是猛火急炒,以鑊代勺,大面積翻掀菜料,避免養分大量流失,最大限度地保留菜的本色。
最后是勾芡精準,芡汁都需被原料吸收。
菜遠炒水蛇片是鳳城小炒的代表之一,即點即宰水蛇,起水蛇片僅用8次刀起刀落(每側4刀),旺火急炒,成菜到上餐桌的時間在幾分鐘之間。
除了菜遠炒水蛇之外,鳳城炒葛絲也頗為出名。
攝/順德城市網俱樂部“ray_chen”
順德烹調技藝究原汁原味,素菜、葷菜均需要選料新鮮,清新淡雅符合現今健康飲食的要求,不僅有味覺上的美感,也有視覺、嗅覺、觸覺的美感,體現了中國烹飪藝術的文化價值。
此外,順德烹調技藝還蘊含了大量民俗信息,因順德鄉鎮舉辦紅白二事,辦龍舟飯,或天后誕、龍母誕等各種神誕活動時,喜聘請價格較低、手藝同樣出眾的鄉村廚師。
2011年,順德烹調技藝被列入順德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是--順德烹調技藝的發展也遇到了障礙,文革期間順德烹調技藝發展中斷,依靠旅外的順德廚師,烹調技藝才得以傳承。部分制作過程繁瑣、時間過長的菜式,已經少有人制作。
順德烹飪技藝的傳承是如今面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這是新一代順德青年需要去努力思考的方向!我們不能夠只享用傳統美食,而不去傳承它的技藝!“好吃懶做”行不得,技藝傳承靠大家!
來源:綜合整理
編輯:賴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