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6-12日,由順德區委宣傳部指導,順德區新聞工作者協會、順德區扶貧開發協會聯合組織的新聞扶貧采訪團,發揮順德宣傳陣線的傳播力、引導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深入順德對口幫扶的涼山金陽、美姑、雷波三縣,走一線摸實情聽心聲,了解順德為涼山脫貧攻堅下的“真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戰的“順德故事”。
9月9日下午,告別美姑,我們向雷波進發。
從美姑到雷波的路況,“險上加險”,更加深深懂得涼山“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的真正含義。
繼續通過 一段小視頻,來感受下美姑縣前往雷波縣的“道阻且難”。
一路走來,讓我們感到溫暖如斯的是順德扶貧干部。他們是涼山脫貧攻堅的參與者、推動者、見證者。聽他們講述一個個真實案例,訴說一段段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讓眾人都不禁慨嘆:“太難了!”
扶貧干部的辛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由于大涼山長期山水阻隔,一步跨千年(從農奴社會跨入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這里的人們從見識到學識到意識,與現代社會都有比較大的差距。
斬斷“窮根”任重道遠
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金陽小組組長、金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南策炳坦言,來之前心里很忐忑,聽說過涼山這個地方,但是沒有來過。到了這里后,發現窮根”很多,超乎想象。尤其是交通,即使是同一個村不同的村民小組,走路都要幾個小時。
當問及“有沒有最艱難的或很無力的時候”,南策炳沉思了2秒,嘆了口氣說“哎呀,處處都是”。同時他又很清晰地指出,佛山作為對口幫扶涼山的一支“奇兵”,除了做好“規定動作”,重點是要拔掉兩個“窮根”:一個是“思想觀念的窮根”,另外一個是“產業發展的窮根”。因此,當前首要的工作是苦干、實干、巧干,把教育的欠賬補上,為群眾鋪好迅速增收的路子,從根本上斬斷這些“窮根”。
準時吃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涼山脫貧攻堅戰中,美姑縣的條件最艱苦,任務最艱巨。
9月8日晚,我們見到順德扶貧干部、美姑縣委常委、副縣長李福信時,已是晚上8點多鐘,他剛從掛點的美姑縣采紅鄉回來。為了和我們見面,雖然他提前啟程回來,但由于路途遙遠,還是“遲到”了,且還沒吃晚飯。見到我們時,他連聲表示“抱歉,讓大家久等了”。了解到,這樣連軸轉的日子再平常不過了,晚上8點鐘能吃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時回到住處已經12點,還沒吃飯,就自己煮點東西應付著填肚子。
順德扶貧干部除了要適應語言交流和飲食習慣,耐住長年背井離鄉的寂寞,還要克服和經受住各種困難、壓力,除了做好扶貧工作,還要分管一個鄉鎮或某個部門,各種“心酸史”,也許只有身處其中才懂得。
脫貧攻堅要啃哪些“硬骨頭”?通過一段短視頻來聽聽扶貧干部怎么說。
身處千里之外,家長里短只能“干著急”
9月9日下午,當我們到達雷波縣時,雷波縣委常委、副縣長黃海甚是高興,直言:“見到順德來的朋友,開心、親切”。他還開玩笑說,來了這里之后才知道,在順德工作太幸福了,工作效率、部門協作高效。此外,即使是日常忙加班加點,至少能回家,當人身處2000公里外的雷波時,家長里短的事情都幫不上忙,半夜三更只能干著急。
幾天的采訪時間里,三位常委都親自帶著順德媒體采訪團走訪對口幫扶的代表項目,這是順德扶貧干部在涼山脫貧攻堅戰場上留下的“奮斗印記”和揮灑過汗水的足跡。
即使是歷經各種辛苦、艱苦、痛苦,順德扶貧干部依然把脫貧攻堅任務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為渴望過上好日子的涼山群眾出點子、謀法子、找路子,用心、用力、用情、為貧困群眾做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除了順德扶貧干部,還有很多默默付出過的人,他們是丈夫、妻子、兒女、父母,是教師、醫生、廚師,工程師,背負著家庭的重擔、但為了共同的使命,他們暫時放下了一切,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向從未謀面的人伸出援手。
歷史會記住他們。
脫貧攻堅的“順德擔當”
2019年雷波縣成功脫貧摘帽。對于采訪團的到來,涼山州政協副主席、雷波縣委書記王榮華親自“接待”。在發言中他這樣評價順德的扶貧干部:順德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思想解放,工作方法、辦法多,順德干部的到來,對于雷波干部開闊眼界、開拓新的工作方法,幫助很大;順德干部很有情懷,為了初心和使命,背井離鄉、從發達地區、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到雷波,工作5+2、白加黑,生活奇苦,但一來到很快就融入雷波、愛上雷波,全力以赴;工作吃苦耐勞,夏天雨季遇泥石流、斷路,冬天山高坡陡,走懸崖峭壁,仍千方百計推進各項工作,說遍了千言萬語、走遍了千家萬戶,盡心盡責盡力,為雷波脫貧攻堅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身要求嚴格,不管是雷波干部還是群眾,對他們都是交口稱贊,沒有收到半點負面的反映,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擔當、干凈和忠誠。
涼山脫貧攻堅,沒有任何條件可講,沒有任何退路可走。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脫貧之花必將在大涼山每一處山間怒放。(文字:文寧 視頻周源 發自涼山雷波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