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自助 有愛無礙
——樂從慈善會慈佑陽光家園助殘社工關鏡坤側記
點擊鏈接查看相關視頻:
鍥而不舍·把關愛親自送上門
2017年10月的一天,關鏡坤再一次來到道教村。他希望能說服阿杰的父母,讓符合入園條件的阿杰進入慈佑家園進行康復治療。
阿杰6歲時因患脆骨癥導致骨質薄脆,無法正常行走,常年四處求醫未果。2013年,在樂從慈善會助殘康復“A計劃”項目資助下,阿杰得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身體狀況明顯改善。
但作為低保戶家庭,身為農民的父母忙于生計,無法為阿杰提供有效的家庭康復訓練,術后的阿杰依舊只能終日臥床。
關鏡坤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阿杰家了。阿杰父母終于被關鏡坤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專業自信的態度所感動,同意讓阿杰入園,加入到為其量身定制的身體康復“行走計劃”。
堅定不移·毅然投身助殘事業
人的一生會有無數次的選擇,而每一次的選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34歲的關鏡坤,原是佛山市中醫院骨科康復理療師,在接觸多名術后復診患者時發現,他們的肢體關節功能較出院前更差,甚至很多因此落下殘疾,當時深刻體會到“康復在社區的重要性”,便逐漸萌發了投身社區康復領域的初衷。后來,他毅然辭職,全身心投入到幫助殘障朋友的社會服務中。
轉輾珠海金灣、佛山南海,機緣巧合之下,關鏡坤來到了樂從,來到了由樂從人社會局牽頭、樂從慈善會籌建的樂從鎮殘疾人照護發展中心,即慈佑陽光家園。
作為一名助殘社工和康復治療師,讓服務對象回歸生活、回歸社會,讓身處至暗時刻的他們,變成熠熠閃耀的星辰,成為關鏡坤堅定不移的信念。
細致入微·幫助學員擁抱燦爛明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替人做事不如助人自助。
阿偉,是來自水藤村的先天性腦癱患者。他從陳登職校畢業后曾在多家公司從事文員工作,后皆被勸退。
入園后,通過康復訓練時的不斷接觸,細心的關鏡坤發現阿偉對文字特別感興趣,沒事兒就喜歡跟著他用本子做記錄。
于是,關鏡坤開始訓練他用記日記的方式來鍛煉書寫,從每天只能記一兩行,到后來每天能記兩三頁。同時,在不斷的記錄訓練過程中,阿偉的思維也變得活躍起來,觀察也變得越來越細致。
三個月后,阿偉從學員被返聘為輔導員。一個曾被禁錮在身軀中的燦爛靈魂,就這樣破繭成蝶、迎風飛舞。
同時,經過一年的個性化康復治療,阿杰終于能夠獨立行走,生活也可以部分自理,“行走計劃”大告成功。阿杰父母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一路走來,關鏡坤常對小伙伴們說,面對滿園春色,我們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勃勃生機,然而,那些荒坡上頑強生長的無名花草,誰又能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心美則一切皆美,情深則萬象皆深。同理心與共情力,早已如暖陽一般,深深照進關鏡坤剛柔相濟的心底。(梁敏賢 通訊員/樂從鎮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 陳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