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牽著他的手,品過假冒偽劣的奶茶,笑過武功高強的咸蛋超人,走過李白詩意的春天,嘗過杜甫蕭瑟的落葉驚駭于帽峰山的漂流,流連過成都的寬窄巷……”
“后天,在我耄耋之年,希望他能伸出有溫度的手,牽著我因‘生炒鯽魚皇’‘脆炸咕嚕肉’而結滿老繭又粗糙的手,早咽叉燒包,午嚼黃鱔飯,晚啜拆鴨粥。”
他曾立志做咨詢界最懂餐飲的經營者,廚師界視角最獨特的作家,然而他只是農民出身。
本子上的九宮格:從潮流“抖音”到自創“抖文”
傍晚時分,黃師傅拿著一個保溫杯,提著一袋書走了進來。杯里裝著白開水,袋里裝的全是這些年讀過的書、做過的筆記、以及“抖文”的創作原稿。黃師傅平日里也愛看抖音,只是無法像年輕人一樣用視頻記錄生活,于是他便自創了文體“抖文”用于發朋友圈。可以說“抖文”是黃師傅對生活的一種獨特思考方式。
每次發抖文之前,黃師傅都會在本子里做好“排練”,除了標題正文,他還會把九宮格的每個框框都畫好,寫上人物的稱呼。閑暇時間,他還會查字典研究每個詞的詞義和韻律,與古詩做對比推敲某個詞的來源,再對原文進行修改,待到自己滿意便發上朋友圈。相比年輕人一天思考的文案,黃師傅的朋友圈可謂是精益求精。
黃師傅翻來他2020年的“抖文”草稿本,給我們解釋一些詞他是如何通過查詞典,獲得他的詞義的。
文章開頭的兩句詩便來自黃師傅的“抖文”《牽手》,《牽手》往前翻,是父親、妻子和女兒,《牽手》往后翻是家鄉、故土和山水。他就像一個原創歌手,家人故鄉都成了他的靈感之源。當然,黃師傅的創作除了“抖文”,還有“打油溜”,雖然他自嘲自己只是草根作樂,并不專業,但仔細去看,每一首都十分押韻很有詩詞特色。談到以后的創作方向,黃師傅笑了笑表示想出一本傳播美食文化但視角獨特的書,總之要跟市面上已有的書不一樣。
30年后的反哺:從漂流“打工人”到疫情“掌勺者”
黃師傅本名黃德恩,粵北山區農民出身,經歷兩次高考,他考進了廚師技工學校。一開始他很嫌棄廚師這份工作,后來他看到教材上面寫的是烹飪工藝,“工藝”這兩個字瞬間點燃了黃德恩的熱情。在韶關時,他游學過當地所有知名的酒店,發現也不過如此。
1992年他來到順德,一下車便看到一大片用玻璃圍成海鮮池,這是在家鄉怎么也看不到的,于是他決定留下來。剛開始,黃德恩也跟現在年輕人自嘲的“打工人”一樣,奔波于各地找工作。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有地鐵和城軌,當時的黃德恩和好朋友只有一輛哐哐當當的自行車,從日出到黃昏……
1996年順德舉辦了以牛掌為主題的廚藝大賽,黃德恩興沖沖地報了名,初賽的現場上看著別的廚師都是公司團隊大幫人馬的來,而自己只有一個人,黃德恩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出租的小黑屋里,物質匱乏帶來的無助感使他不斷否定自己,幾天默默流淚之后,他給主辦方打了一通電話申請退賽。就在這時,電話那方的聲音有如一絲暖陽照亮了心灰意冷的他。
“為什么申請退賽呢?是遇到什么困難嗎?如果是經濟上的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你的……”主辦方負責人的一番話,讓黃德恩心里很是溫暖,盡管這次比賽只得了個優秀獎,但這次對話無疑給了他很大的鼓勵。2006年在廣州以“法國雙皮奶”為主題的比賽上,黃德恩作為唯一一個順德參賽者一舉奪冠。
人與城市的溫暖,總是相互傳遞。今年2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為配合政府疫情防控,黃德恩也作為掌勺者,開始返哺這座城市:早上5點多便起床,奔波于多個市場;生怕工作人員吃膩,更是想盡心思“變花樣”;雖說有專門的配送員,但為了做出吃得飽又合大眾口味的食物,他仍跟著到現場聽取意見。
順德這片土地,見證著他一路從一個小廚師成長為一個經營者,而疫情期間能作為“掌勺者”為順德一線人員供餐,黃德恩很是感謝。
家人的專屬時空:從“好廚師”到“好爸爸”
古式窗里,我們一邊品嘗著黃師傅的拿手菜,一邊聽他講著近來從書里悟到的人生感悟,對話就這么緩慢的進行著,如那幽幽的爐火。
爐火未滅,對話仍在繼續。
如果說稻盛和夫《六項精進》中“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是黃德恩對自己工作的準則,易中天《閑話中國人》中對“家庭”的探討,則像汁液一般融進了黃德恩的生命里。
黃德恩不僅是一名廚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在他看來并不是有間屋就叫家,而是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家”賦予“爸爸”這個稱呼的義務……兒子考上大學時,他在《牽手》中寫道“今天,一家人,手牽手,什么也沒說,那怕沉默都是歌,秋風拂面也是舞。”平日里不管多忙,他跟自己的“約定”是每天的晚餐,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吃。每天五點多,親自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順路買菜做飯,這便是他的日常。
黃師傅的幾道拿手菜,拆鴨粥、脆炸咕嚕肉、叉燒包……
“爸爸,什么叫美食之都?”“乖女,王大師炒牛奶、景叔叔燜牛蹄雞、爸爸煲土鮑黃鱔飯……許多大師、鄉廚做的不同風格的菜經營大小不同的餐館,疊加起來就是美食之都。”這段對話也被他寫在抖文《問與答》里。在很多美食電影里,生活氣息是美食創作的靈感。在這里,黃德恩把它演繹成了秋日里絕美的詩篇。
暮色漸晚,餐桌上叉燒包的蓋子被打開,冒出了熱騰騰的蒸汽。肉包里醬汁的味道迎面而來,幽藍的小火在爐子底緩緩燃燒,嘴里不時咬過“脆炸咕嚕肉”的酸甜脆香,“生炒鯽魚皇”的爽嫩細滑……
視頻:蔡任
文字:劉佳琪
圖片: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ZH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