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德城市網副主編)
{{item}}
廣東順建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順德機器人協會秘書長
中國聯通佛山分公司工業互聯網
總經理
廣東精工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首席專家
話題背景:放眼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正在發酵,催生了數字經濟的風潮。日前印發的順德區“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順德要堅持將實體經濟作為經濟發展著力點,以重點培育發展智能家電、高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現代輕工家居等四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智能機器人、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健康、數字創意、現代農業與美食文旅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推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為加快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提供有力支撐。
主持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順德以制造業聞名,在新一代技術滲透各個行業領域時,數字化轉型成為提升順德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路徑。那么各位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如何理解的?
從運營商角度來看,工業互聯網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發展分為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4個階段。當發展到智能化時,那么它就是數字化的全面呈現。
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在各個板塊的管理都有量化指標,這將給企業帶來兩種核心價值,首先是打通工業制造從生產到管理再到銷售各個脈絡。其次是,打通脈絡之后將直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核心來說,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來擴大市場,最終在網絡這一塊,從它的數據中分析得出數據化決策,得出企業各個板塊管理的量化指標,那么這就成為了數字化轉型。
我從應用的角度談一下對數字化的理解。制造業數字化經濟的本質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簡單一點說,是如何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工業的發展,用數字來重構制造業的發展。
數字化是為管理、為經營服務的,它強調的是一切業務數字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五個“在線”:第一是組織在線,企業里各個部門各個人員的組織通過OA系統操作,實現無紙化辦公;第二是業務在線,如ERP系統、PM系統、CM系統等業務系統;第三是制造在線,但這一塊在大部分企業,尤其90%的中小型企業都是空白的,也就是從計劃到生產制造,到物料出庫,到供應商的協同,到設備和數據的采集,這些環節的制造在線基本上是空白的;第四是研發在線,產品設計研發,可分布在世界各地,只要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做協同的研發;第五是售后在線,即售后服務要在線。如果這五個在線做到無紙化,那我們的數字化基本上就比較完美了。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要聚焦制造業企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我理解的是以數據為驅動,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銷售服務等環節,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數字化改造把前端研發到后端售后拉通,以此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形態、業務模式、就業模式等方面的變革,這就是我們講的產業轉型升級,或者說數字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化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順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將重構傳統工業體系和服務體系,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高效協同,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催生新的模式和新的業態。我們今天講的數字化,主要是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從美的、海爾這些大企業數字化改造的實踐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向中小企業推廣。
網絡是基礎、數據是核心。通過共享核心數據,讓數據說話,降低制造企業轉型門檻和試錯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重塑發展生態。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的背景下,“5G+工業互聯網”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工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方式、產業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在降本提質增效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這就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
順德有比較多龍頭企業,它們可以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結構,而影響這個結構的“武器”就是數字,就是信息化。順德如何把這個數據打通,找到企業真正的痛點,我覺得核心是要充分發揮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共同來推動這個事情。
主持人:從企業個體數字化轉型,到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制造業與數字化的融合高潮才能到來。在制造行業數字化成為一個大方向情況下,有一些中小企業他們對“數字化”的認識或者認知是有限的,在你們自己的各個領域或范疇里,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去提升這些企業家,乃至社會公眾對“數字化”的認識?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困難,我們是深有感觸的。首先是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認識不夠,他們不知道應該怎么轉型,其次是這方面專業人才的缺失,企業老板對于投資與回報是否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把握不準。
但是我們內部經常會說一句話,就是“笨鳥不等風”。意思是說,我們首先要鍛煉好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的能力好了,不管有沒有風,我們都會不斷地去飛甚至會續航,當有風的時候就會吹得更高。中小企業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因此他們可以在產業鏈條鏈主企業的帶動下,先從關鍵環節、重點流程進行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分步走、快步跑。
我認為第一步要解決的是讓數據說話,核心是清楚所有數據的來源。下一個階段再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后產生應用。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兩個抓手,政府的政策是推力,產業鏈的需求是拉力,只有當推力和拉力在同一個方向的時候,才可能對企業產生最大的效果。企業為什么要做這個轉型?一方面它要降本增效,另外一方面它更需要的是怎樣去匹配它整個產業鏈上的需求,讓它能產生業務訂單。
數字化為傳統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持。現代化產業園以數字化為基礎,才能真正促進順德產業轉型。現在順德的產業升級主要利用村改騰挪出的土地建設現代化園區來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再以數字化為技術改造來支撐。
數字化不可能一套系統“包治百病”,像裝備行業以設備為主,小家電行業是以人機協作為主,不同行業的信息化需求是不一樣的,數字化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要實現工業互聯網數字化一定要分行業聚焦,把這個行業做深做專,尤其是把整個價值鏈,從接單到生產到采購到出貨全部打通,然后把行業共性的東西做成標準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降低他們的試錯和運維成本。
主持人:數字化的轉型絕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企業經營的本質:低成本、高效率、高收入。中小微企業在順德是龐大的基數和群體,順德將如何做好服務,為他們提供更多接地氣的、高適用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數字化轉型是順德制造業的必答題,制造業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背后,離不開政府支持。政府部門要瞄準通過村改騰出的產業發展空間,做好產業集群和現代主題園區規劃,針對不同細分行業出臺更細、更精準的數字化轉型扶持和服務政策,使之落到實處更有效。順德可以先抓住家電和裝備這兩個大的產業集群來做數字化的轉型方案,如果這兩個集群做成的話,其他的問題不大。
建議政府不要參與太多,因為數字化是個性的、專業的,介入太多反而會給企業增加負擔。政府更需要做的應該是幫助企業做好基礎,服務企業提高核心技術,比如說怎么樣去幫企業解決設備聯網的問題等;另一個是要扶持、鼓勵行業標桿,樹立標桿才能引領方向,讓中小企業看到數字化發展方向在哪里,可以從哪些地方發力。
數字化轉型,大多數中小企業剛開始都有一種“不想、不敢、不會”困境,但是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趨勢,順勢而為是最好的選擇。”
一是希望政府借力專業機構為企業做數字化診斷,從戰略產品、制造能力等多個維度為企業做診斷,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第二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企業,打造出一體化垂直行業的數字化的示范工程;第三是加大產業人才培訓,由企業、服務商、商協會一起打造產業咨詢學院;第四是打造行業數字化轉型創新中心,做出真實的示范性案例讓企業去感受和體驗互動;第五要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作為實踐性行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時不以學歷為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