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有一名古代學子竟然考科舉考到九十九歲,估計也是古今中外,聞所未聞的吧!
相傳,順德有一名學子叫黃章。自小醉心官場,立志考出個名堂來??墒枪艜r順德文風鼎盛,廣東九個文狀元有三個出自順德地區,進士舉人數不勝數,每年一個地區錄取名額就那么多,順德讀書人又實力強勁,這就造成了順德的科舉競爭異常激烈。黃章本身雖然從小就開始研究八股文,然而資質平庸,想在順德脫穎而出無疑癡人說夢。于是一直考啊考,考到六十歲還沒考上秀才。
后來,有人教他把學籍弄到考生少的地方,這樣報考容易被錄取。于是,他想方設法把學籍弄到新寧,果然六十五歲那年,考上了優等,被補了廩生。
到了八十三歲那年晉為貢生,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
到康熙年間,黃章到廣州參加鄉試,已經到了九十九歲。
古時考科舉,天沒亮,考生就必須進完考場,黃章當時已經兒孫滿堂,進場時還是由他的曾孫幫忙打的燈籠。為了自夸,他特意在燈籠上寫了“百歲進場”四個大字,同場的考生好奇,問他多少歲了。他說:“我今年已經九十九了,這場考生能不能考中不好說,如果運氣沒到,三年后我一百零二歲再來考一次,那時候就超過一百歲了,估計應該能考上了吧!”
于是,“百歲進場”的新聞傳來傳去,最后傳到了主考的撫臺耳中,不知是出于好奇還是同情,撫臺親自接見了他,還賜了他酒食和金帛。
來源:順德檔案館
編輯:左翠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