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的街頭,總是遠遠就能飄來板栗香。伴著石子翻炒的聲音,忍不住開始分泌口水。
為什么總要跟小石子一起炒呢?難道這是板栗色澤誘人的關鍵?有傳言說,路邊攤的糖炒栗子用工業石蠟,吃多了會致癌。這是真的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秘糖炒栗子。
為什么栗子要跟石子一起炒?
糖炒栗子跟石子一起炒,如同鹽焗、泥沙包裹等烹飪食物方法一樣,是智慧的中國人民發明傳承的食物制備方式之一,是固態介質傳熱制熟工藝的實際應用。
這樣做既能保持原料的本味,鎖住原料的原有香氣,又能使之受熱更均勻。小石子作為傳熱介質,受熱快,傳熱也快,能夠提供和保持使栗子質感脆嫩所需的溫度,因而促使栗子的水分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均勻散發,達到濃縮栗子鮮味的效果。讓栗子更甜,更有風味,更加香氣撲鼻。
一次吃多少糖炒栗子合適呢?
網上有傳聞說,6顆栗子=1碗米飯,糖炒栗子不能多吃,否則熱量太高。那到底吃多少顆合適呢?
從《中國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可知:100克熟栗子的熱量高達214千卡、碳水化合物高達46克;而100克米飯熱量也僅為116千卡,碳水化合物為25.9克。一小碗熟米飯約200克,由此得出:民間傳聞6顆大栗子=1碗米飯真的不是憑空編造的。
佛山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醫師介紹,栗子也稱板栗,屬于堅果類食物,含有大量碳水化物,以淀粉為主,每100克干品碳水化物含量為78.4克,與谷類相當,煮熟后也有46克;其蛋白質約占5%,脂肪含量不高,只占1.5%。正因為栗子中含有的淀粉部分是抗性淀粉,所以飽腹感比較強,同時它富含碳水化物,故能提供較多的熱能,有利于機體抵御寒冷,比較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一般而言,每天吃栗子的量以5~10枚為宜。如果飯菜中加入了栗子,記得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潘永主任中醫師提醒,作為一種食物,不應過度夸大其治療的效果,任何好的食物應適量進食。雖然進食栗子后不易產生饑餓感,但因其蛋白質含量較谷類低,且含較多的抗性淀粉,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能把栗子當成主食,肥胖者、容易腹脹或便秘的人群也不宜多食用。另外,栗子的升糖指數為60,屬于中等升糖指數食物,故糖尿病者也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
糖炒栗子加了石蠟吃多了致癌?
網上還有傳言,說路邊買到的油光發亮的“糖炒栗子”是因為加了石蠟,吃多了容易致癌,讓部分人對糖炒栗子望而卻步。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極個別無良商販用了石蠟、而且用了工業石蠟的話,確實其中的重金屬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所以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大家去正規的商家買板栗,以及最好不買開口板栗,即使沒有石蠟,開口板栗也有其他的健康風險。
教你更好地吃板栗!
板栗的營養和功效
提供充足熱量
栗子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能給人體提供較高熱量,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
豐富的維生素
栗子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同時含有天然維生素C。
對心臟血管好
栗子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低鈉高鉀和部分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預防和改善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食用禁忌
減肥和要控制血糖者,不宜多食,因為板栗淀粉含量高。7~8顆中等大小的栗子,就接近減肥時一餐主食的量了!
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應該煨食、炒食。
因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糖尿病人如進食栗子需減少其它主食攝入,且應適可而止。
無論是生吃還是炒著吃、煮著吃,都要細細咀嚼,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栗子雖養人,生吃過多,難以消化,熟食過多,易阻滯腸胃。
健康食譜
淮山栗子粥
材料:栗子(鮮)100克,粳米60克,山藥(干)30克,紅棗(干)15克,姜5克,鹽2克。
做法:
1.將栗子去皮與淮山(山藥)、生姜、紅棗、粳米洗凈;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益腎,強筋養血。適用于腎虛腰酸背痛,下肢無力,脾虛泄瀉等癥。
編輯:劉盈
來源:健康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