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服務陣地是基層黨組織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聯系黨和群眾的重要橋梁紐帶。今年以來,在區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倫教街道積極在10個村(社區)推進村(居)民小組黨群服務站建設,把黨群服務延伸到村(居)民小組一級,不斷提升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水平,著力打造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親民平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組織,就有活動陣地。
常教社區黨群服務站(第五居民小組,第六居民小組):
新城區內的黨建陣地
常教社區黨群服務站(第五居民小組,第六居民小組)位于倫教碧桂園御府物業服務中心旁,興建于2021年6月份,于2021年12月落成,服務站面積約300平方米。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將其打造為開放共享的黨群服務陣地。站內設有黨群會議室、黨群活動室、學習培訓室等,充分展示黨群先鋒隊的風采和黨群活動的花絮。
長者學堂艾糍飄香活動
據介紹,社區第五和第六居民小組區域面積大,居民數量多且分布范圍廣,服務群眾“觸角”需要進一步延伸。為此,社區黨委依托該站點,推動陣地內外各項功能和資源融合,聚力社區治理和服務民生兩項核心功能,引入多類資源為服務站注入新動能,打通聯系服務群眾、凝聚黨心民心的“最后一百米”。
目前,站內引入了社區導賞員培訓、志愿服務通用培訓、長者健身操、太極、唱歌、形體舞、民族舞興趣小組,兒童寒假托管班,媽媽烹飪班、女性瑜伽班等各式各樣的資源,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體驗。
三洲社區黨群服務站(新圩、大南):
紅色教育基地黨群服務站
組織黨員、三洲社區自組織、青少年義工現場包粽子,并分派給30戶困難家庭
2021年底開始,三洲社區黨委積極推進居民小組黨群服務站(新圩、大南)的建設,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樓高四層,依托三洲黨員教育基地建立,將其打造為群眾家門口的“紅色教育基地黨群服務站”。
根據群眾服務需求及服務群體的特點,站點共設置15個場室,涵括群團活動室、黨群會議室、學習培訓室等,為新圩和大南的居民提供涵蓋家庭、青少年、長者、殘疾人士、義工、社區發展等領域的服務。站點集“便民服務、紅色宣教、政策宣傳、休閑休憩、民意溝通”等五大功能于一體,不斷引入各類新設備和便民設施,使之既成為新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又體現出社區黨委用實際行動落實“紅色力量引領幸福生活”。
社區青年走訪三洲抗日烈士紀念碑廣場、革命歷史紀念館、梁棉舊居
站點內設有國家級的青春健康教育基地,聯合三洲學校、翁祐中學共同開展兒童青少年青春健康俱樂部服務,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引導青少年參與其中;充分發揮社區婦女力量,以興趣提升技能課程聯結社區婦女,發掘積極婦女,以此形成社區關愛團體。同時,聯動社區健老,開啟長者“居家安全大使”社區宣傳和入戶走訪等服務,發揮社區健老的能力,讓社區弱老在家也能學習到居家安全的相關知識,學會防跌倒、防詐騙;充分關注社區內殘疾人群體,分層分類進行跟蹤服務。搭建殘疾人就業培訓平臺,邀請其參與“展能人士工作坊”,為其創收,并且結合三洲特色墟日進行“有光市集”售賣,增加社區內殘疾人士收入,減輕其家庭負擔。
羊額村黨群服務站(街區、三坊):
“黨建+文化”雙輪驅動
羊額村黨群服務站(街區、三坊)選址為羊額大道2號龍鳳公園內,占地面積104㎡,門口墻身設置黨建宣傳欄,展示日常黨群活動,內設教育培訓議事室、志愿服務站、愛心廚房、黨群活動室、雙百社工辦公室等。站點毗鄰倫教街道主要旅游景點鳴石花園,以及“羊額燒鵝”、“羊額排骨飯”等知名店鋪,與附近正在推進建設的鳴石花園黨群服務驛站一起,連片打造為羊額紅色文旅名片。
羊額村黨群系列活動之冬日暖陽書法學堂
羊額素有“先有羊額,后有倫教”之說,食有排骨飯、燒鵝吸引大量周邊食客,又有核心文化品牌“鳴石花園”。為此,村黨委以站點為中心,將周邊的鳴石花園、村史館、盧氏大宗祠等串珠成鏈,講好羊額文化故事,打造“羊額之聲”黨建品牌。服務站積極開展各項黨群服務工作,除了日常開展恒常活動外,每逢寒暑假均開展青少年品牌活動“文武學堂”,組織黨員群眾積極參與議事決策;利用愛心廚房,組織黨群先鋒隊、志愿者等開展活動,為困難群體送上親手制造的食品,組織村內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并為村內殘疾人、低保、孤寡等民政對象提供日常的個案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村黨委將鳴石花園主人的故事,提煉為“開放”“愛國”“勤奮”為關鍵詞的“順商精神”,并以此為藍本,積極在站點內開展具地方特色的黨員教育項目,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駐足,形成村“黨建+文旅”雙輪驅動、齊推共進的良好局面,真正讓文化品牌“亮”起來,讓黨員群體“活”起來,讓為民服務“用”起來。
編輯:楚儀
來源:倫教黨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