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牡丹花
記得勒流悅來路未改造的時候,兩邊都是百貨公司,路不是那么寬闊,但卻是人來人往,90年代的時候了,我和媽媽一起逛街,逛百貨店買東西,再出一些,就是渡口,有船只搭載客人他們的去向,落到斜波這里附近,以前有間酒樓,其他人都叫它做“六樓”,遠遠望過去,它都幾高下,試過幾次和家人去這里飲茶吃飯,早茶很豐富,有小籠包,蝦餃,鳳爪,干蒸燒賣,味道還不錯,里面有個花園,花園里配有飯桌,客人幾乎都坐滿了,來到正廳很大,客人也很多,當時的社會,它屬于了不起了,再往下走,斜對面就是九曲橋,有九個曲折位,小小的我穿對膠涼鞋,走著走著,不小心掉了一只膠涼鞋落九曲橋下面,下面全是池塘,我想撿回這只鞋,但自己又怕水,想著想著,就算了,不要這只鞋,光著一只腳就這樣回家去了。
對面的商鋪有一間叫做“冰室”,一到夏天,這里有很多人,我和家人每到晚上隔幾天就去這里光顧,雪糕和甜品冰涼涼很好吃,即點即現場做,等了幾分鐘,一份美味的甜品雪糕送到你面前,門店不是很大,但這里的工作人員看得出是很用心去做好每一份甜品和雪糕,真誠服務。再走遠一些,就是購物中心,一樓是市場,二樓是購物中心,衣服褲子鞋帽雜貨什么都有,有一天下午,有個中年阿姨在一樓市場推著單車后面載著一桶東西,邊走邊叫道“有雪批賣”,隔了不一會兒,有個小孩向著她走過去,就買了一支雪批,高興地吃起來了,我在士多店買過東西,一分錢一粒糖仔,二分一粒豬油膏糖,在街邊賣棉花糖的人,推著一部單車,車尾架承著整棉花糖的工具,都有幾個人圍著他,待他把棉花糖整好付錢才離去,幾分錢一支棉花糖,我吃過,看著那個整棉花糖的人,一邊用麥芽糖一邊用手繞著它轉圈,一兩分鐘左右,一支好似棉花的麥芽糖整好了,大功告成,滋味又開心!
但人算不如天算,臨到有大暴雨的時候,悅來路的堤圍因為低,河水高漲,這些水都流入附近地勢低的村居里,我的家門就成了河口,水已經浸到腳的膝蓋,我有次趁這次機會,折了一只小紙船,在門口的水上放了去,只見它飄得越來越遠,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直到六年級的時候,逢下大雨,家門口都水浸,之后,街道辦鎮政府把悅來路的堤圍改造加高,把靠河邊的百貨店全都拆了,加高后,沒有水浸了,現在變了長堤悅來路,每逢晚上,人們就運動慢走散步聊天,90年代的東西都不見了,近河邊的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市場,冰室,九曲橋,六樓,現在已經全部改過,購物中心市場變百江商場,九曲橋變信合大廈,六樓變信合大廈員工的停車場,冰室變其他店鋪,一路走來,看著家鄉的變化,希望以后發展得越來越好!
十幾歲的時候,我去大良,在大良居住的姑姐,有一次和她的兒子,我三個逛新世界中心商場,上二樓要搭電梯,我初初不慣,我唔夠膽搭,看著他們在透明的升降電梯里一上一下,他們在示范給我看,他們要我搭電梯,我入去,機器剛開始運行,因為電梯玻璃透明,嚇得我不夠膽往后看,雙腳軟了,只好蹲下,他們一邊看玻璃外的風景,一邊笑我,我未搭過這樣高的電梯,還要透明的,只怪自己大鄉里出城,未見過世面,在這里買了些東西,到了他們家后坐了一會兒,自己搭公交車回家了,大良算是我第二個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過節家人有時候都會去大良探親拜年,逛街購物,愿鳳城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