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的街道,整齊的停車場、屋前房后點綴著綠植……倫教荔村位于105國道倫教段東側,歷史底蘊深厚,具有“菊花之鄉”的美名,擁有石龜公園,三鳳橋等豐富的文化資源。
隨著人居環境提升、美麗田園建設等工作的全面鋪開,如今的荔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樂享其中,連連稱贊。
人居環境整治前后對比。
7月11日,城網君走進荔村北便基球場公交站,一片金黃色的菊花園一覽無余地展現在眼前。在“菊花之鄉”荔村,你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菊花的“身影”,菊花也是村民屋后房前的是必不可少的盆栽植物。
五彩斑斕的硫華菊已經盛開。
“晚上來這拍照散步的人才多呢!”在北便基球場公交站前的花壇旁,一位路過的居民介紹道,花壇前面的停車場也是人居環境改造后建成的,相比以前更整齊有序。
陽光的照耀下的硫華菊愈發艷麗。
荔村北便基球場公交站旁的硫華菊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艷麗,對面雜草叢生的空地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寬敞便利的臨時停車點。整齊的村居,干凈的院庭,磚紅色的農村居民房在大樹下顯得格外悠閑寧靜。
村民房屋旁擺放著菊花盆栽。
“現在的環境變好看了!”正在公園的樹下休息的居民表示,不僅在北便基球場公交站旁種植了菊花,村里的河道也做了整治,說著還用手指向了新建的乒乓球場。
整治后的河涌干凈整潔,袒露在陽光下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
據介紹,荔村現已有大小公園7個,標準籃球場3個,常住人口超2萬。經過前期三年整治行動的積累和街道上下共同努力,荔村人居環境大提升。
荔村人居環境整治后建設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場。
自2021至今,倫教街道、荔村村加大投入,利用前期清拆騰出的空間、地塊“見縫插綠”打造“四小園”。
因地制宜建設臨時停車場解決停車難題。
目前荔村已對東街大園尾空地、沖元空地、關地園空地等地塊進行清理、平整、維護,并規劃“四小園”、臨時停車點等建設,并在東街大園尾處砂石路上新建水泥路,繼續圍繞東街“四小園”建設配套提升周邊道路通行質量。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