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自古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就是便捷的代名詞。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一座特殊的橋,木橋、磚橋、竹橋、風(fēng)雨橋、拱橋......
小編坐車到達南朗村委會一站,向著對面的小路順流而去,10分鐘左右,一座單孔橋映入眼簾,橋身上還有依稀可辨的“立新橋”字樣,在周圍枯黃枝葉的襯托下,橋身上自在生長的雜草卻郁郁蔥蔥,斑駁青磚、青苔肆意......好像透過如今的模樣還能看到當(dāng)初人來人往的熱鬧。
“也有幾十年歷史了,當(dāng)初新建的時候,就是因為靠近康真君廟,所以這橋每到祭拜的時候都是擠滿了人的。”一村民喃喃說道。“現(xiàn)在很少人往這邊走了,自然而然就荒廢了。”
據(jù)說,立新橋始建于1974年,距今已有49年,從一磚一瓦構(gòu)建成橋梁,也為當(dāng)?shù)卮迕裉峁┝嗽S多歡聲笑語。
走下立新橋,便是當(dāng)?shù)赜忻目嫡婢龔R,廟前的香亭上,精美壁畫圖案歷歷在目,保存完好的廟亭與對面荒草叢生的橋梁卻形成了鮮明對比。
你們家鄉(xiāng)的那些橋梁,如今已有多少年光景?是否如立新橋一樣荒草青苔滿地?或是另一番古韻猶存光景?歡迎朋友們到評論區(qū)或是順德+說吧分享橋梁故事!
編輯:羅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