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浦村就村務管理向南浦村“取經”,鶴峰社區到三華社區學習集體土地開發經驗,均安社區擬去天湖社區尋找基層治理的答案……連日來,均安鎮各村(社區)頻頻互訪,在萬物生輝的季節掀起重學習、求進步的熱潮。
星槎村、天連村“兩委”班子在星槎村參觀村改項目
在均安鎮黨建辦引導下,該鎮12個村(社區)去年達成“一對一”互學關系。結對雙方的干部常態化交流工作、互鑒經驗、增進共識,打破了過往“背靠背”的發展模式,開創出“手挽手”的共進局面。今年2月初,鎮黨建辦又引導各村(社區)圍繞“拼經濟、謀發展”主題開展更廣泛、更具務實性的“一對多”互學。
星槎村、天連村“兩委”班子進行互學座談
天連村現有魚塘4493畝,本輪承包期滿將至,新一輪發包迫在眉睫。在這一背景下,該村“兩委”和股份社骨干近日特地來到星槎村學習。天連村黨委書記歐陽衛基表示,“學習星槎的魚塘發包經驗后,我們計劃3月初召開座談會,收集各方意見再穩步推進,希望每畝年租金提升到四字頭”。
三華社區和鶴峰社區“兩委”班子在上村黨群服務站進行互學座談
鶴峰社區“兩委”班子2月14日帶著集體土地如何開發問題向三華社區學習,2月17日三華便作了“回訪”。盡管一直是全鎮集體經濟的“一哥”,三華社區“兩委”在參觀上村黨群服務站時,對于鶴峰社區近年爭取上級資金建設黨群活動陣地的成效也備感佩服。社區黨委書記歐陽培滔坦言,三華一直希望能建設一個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陣地,特此到鶴峰社區學習。
除了本鎮村(社區)之間的互學外,南浦村、太平村還把目光投放到區外,相繼組織干部和代表搭乘“大巴黨校”赴東莞和三水,學習周邊地區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有益經驗。南沙社區也計劃今年內組織至少四場“大巴黨校”,讓黨員干部開眼界、學先進,為發展聚共識、啟思路。
編輯:楚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