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為落實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要求,持續提升倫教街道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能力,倫教街道組織開展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培訓班成員由村(社區)兩委干部及后備干部組成。
培訓班先后于8月22日-23日、8月30日-31日,前往廣州市和英德市開展主題學習,學習經驗、解決問題、增長干部才干,更好引領鄉村振興。
尋找鄉村關聯,以科學理論精準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
8月22日至23日,培訓班前往廣州取他山之石。本次課程特別邀請了廣州市委黨校黨史黨建部副主任進行授課,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用科學理論武裝學員頭腦,指導學員實踐。
在為期兩天的學習中, 培訓班實地走訪多個村(社區),切身體會如何以科學理論,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向前發展。
從化格塘村南藥小鎮的“紅色+綠色”發展模式,讓學員收獲了活用獨有資源和具備魄力的鄉村發展經驗;蓮麻村通過文化建設,讓農村獨有文化誕生商業價值,從貧困村蛻變為文明旅游村;粵港澳人工智能農業科技特色小鎮,和高新企業共建5G數字農田,盤活傳統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農村美學研學產業開拓學員的思路;永慶坊“微改造”刪掉破敗和落后,留下記憶和鄉愁,學員們認真學習鄉村的城市更新經驗……
本次課程,探索了廣州鄉村與倫教鄉村大同小異的關聯性,也正是這樣的聯系,讓學員們學習到豐富且精準的培訓內容,精準提升倫教街道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能力。
喚起事業激情,以行動指南具體啟發鄉村建設
8月30日-31日,學員來到廣州黃埔和英德市,通過喚起激情、構建理論、分享案例等組合拳,為倫教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本次課程中,順德鄉村振興資訊委員會成員何煚老師分享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邏輯關聯》,解讀鄉村振興對軍事、糧食、社會、政治、經濟安全的重大意義,激發學員參與鄉村振興事業的激情。
英德市委黨校的鄭傳龍教授,為學員系統解讀“兩個維護”的重要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與宏觀布局的內容,為學員日后開展鄉村振興實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與具體的行動指南。
學員們在英德市委黨校聽課
本次培訓還前往廣州知識城的逕下村和麥村,都市周邊田園文旅綜合體的建設模式,啟發學員利用軌道經濟、立足水鄉資源,發展社區產業的思路。紅旗茶廠的轉型與品牌再塑造,也為倫教美食、香云紗、粵劇等文化IP建設帶來具體的啟發點。
■相關鏈接
編輯:黃柳冰
來源:倫教黨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