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鐵三號線開通后,給順德人民出行帶來了很多便利,有順德人民醫院站、荔村站、倫教站三個地鐵站在倫教街道。按理說來倫教玩就更方便了,卻有很多網友表示,很多地方離地鐵站遠得很。
那一定是他們沒走對路線!讓小編帶大家從倫教地鐵站出發,暢游倫教!
從倫教站步行或騎行1.1公里可到達
從倫教站下地鐵,先騎車到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原本以為它會很顯眼,沒想到竟藏身在倫教小學后面。
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前身是廣東省倫教蠶種場,至今已有68年歷史,是珠三角僅存不多的具有蠶桑文化重要考究意義的場地之一。
園區內是淳樸的田園風,黃色外墻、瓦片屋頂、木窗欞……老房子歷史痕跡滿滿,掩映在綠叢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珠三角蠶桑科學館入駐園區,重現蠶絲到蠶帛的進化過程;茶樓和西餐廳讓中西文化碰撞出火花;新式茶飲店也是新舊文化的結合……
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又恰好毗鄰倫教小學,可作為研學的好去處。
從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步行或騎行770米可到達
從倫教地鐵站步行或騎行1.6公里可到達
逛完456蠶種場文化創意園,從倫教小學南門方向出來,路口左轉直行,穿過馬路和橋梁,就是漁人碼頭C立方了。
倫教漁人碼頭C立方的前身是倫教絲織廠和輕機廠,和距離不遠的蠶種場共同構成倫教絲織業發源地。
倫教漁人碼頭C立方中的絲織元素
老建筑注入了新內容,工業風模樣被保留下來,潮玩商家入駐,不同色塊給老房子添彩,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打卡點。
目前,漁人碼頭C立方旁邊的立體停車場在建中,周末來放松休息就更方便啦!
從倫教漁人碼頭C立方步行250米可到達
從倫教地鐵站騎行1.9公里可到達
從漁人碼頭C立方出來,穿過水新路居民區的小巷,就來到了糧苑。
順德工業一向強勁,農作物也以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主要靠其他地方調配。1979年,順德縣政府還在倫教大涌旁,就選中如今的糧苑地址,籌建用來儲糧的糧倉。
從對岸看糧苑
從糧苑看對岸
如今糧苑改造成了現代設計感十足的濱水空間,GINGER執著咖啡和FEI PATISSERIE法甜讓這里的時光變得更香甜,就連工作日也坐滿了客人。
GINGER執著咖啡用精選咖啡豆,經專業咖啡師精心制作的咖啡,深受客人喜愛。
FEI PATISSERIE法甜則是將創新做法注入經典,講述新的法甜故事。
溫暖的陽光,秀麗的水景,香濃的咖啡和甜點,賦予承載歷史回憶的糧苑新的生命力,讓客人絡繹不絕。
從糧苑步行約700米可到達
從倫教地鐵站騎行2公里可到達
糧苑和倫教濱江公園之間隔著倫教大涌,喝完咖啡、吃完甜品,可以到濱江公園來走走。
從停車場的方向走,穿過南苑大橋,就是濱江公園了。
在橋上看糧苑
倫教濱江公園沿著倫教大涌延伸2.5公里,從地圖上看呈現長條狀。綠美河岸給人帶來視覺盛宴,還能看到對岸類似吊腳樓的、懸空在河道上的居民樓,十分有趣。
下午三點,許多老人在公園里娛樂,或打牌、或跑步,還有拉二胡的,好不熱鬧。
即使陽光正盛,濱江公園內還是陰涼宜人。
此地還是龍舟賽事的舉辦地,小編意外碰上了在訓練的龍舟運動員。
新建的紅色驛站也以龍舟為主題,為戶外工作者溫暖棲息地。
從倫教濱江公園騎行2.6公里可到達
從倫教地鐵站騎行2.1公里可到達
鳴石花園相對來說距離比較遠,但是!此地還聚集了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品香排骨飯、羊額燒鵝,怎能錯過?!
無論是逛了一圈,從倫教濱江公園出發,還是直接從倫教地鐵站出發,都建議不要等公交,直接掃一輛共享單車騎行(不要問為什么,問就是含滿淚水的教訓~)。
鳴石花園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了,順德珠寶富商何鳴石的私宅,是中西結合的花園洋房。鑊耳、屏風門充滿嶺南水鄉韻味,拱門、凈手盆體現西方風情。
鳴石花園坐落在羊額村的民居間,就連入口都要走進小巷才能找到。
沿著這個方向往前走就能找到入口
對面就是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以及龜苓膏特色創新飲品店——拒絕熱氣。秋日干燥,肝火旺盛,一杯龜苓膏茶飲能降火。
注意!鳴石花園和龜苓膏文化體驗館都是逢周一不開放,千萬別白跑一趟!
鳴石花園外面的街道,大名鼎鼎的羊額燒鵝和品香排骨飯連在一起。
羊額燒鵝制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是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紅亮的脆皮,嫩滑的鵝肉,讓人垂涎。
品香排骨飯已經陪伴羊額人三十多年,還是一如從前,幾個阿姨捧著竹籠,游走在客人間,客人有想吃的就直接上菜,仿佛時光從未改變。
半日游后,倫教漫不經心的美讓小編印象深刻。無論是老房改造項目還是潮玩勝地,或者濱水美景,它們都和周邊的居民區或者公共設施完美融合,不用特意制造存在感,只是待在那,原原本本地告訴世人它們的過去與現在,就自成風景。
倫教地鐵站為交通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讓更多人知道這一片區的美麗,或許也寓意著倫教乘著時代的列車,駛往更好的未來。
編輯:黃柳冰
部分圖源:順德城市網網友“陽光與鹿”“岑炳超”“獅子座的棠”及順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