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為期3天的2023市政工程建設產業博覽會在佛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區的近200家優質企業在會上共話商機,共贏未來。
共話商機,共贏未來。
新技術亮相博覽會,智能制造機器人成“新寵”
當天上午,城網君在現場看到,各個展廳聚集了眾多群眾以及客商,展廳內產品各具特色,呈現出市政工程與時俱進的創新之風,助力市政工程高質量發展。
涉水、爬坡、越障……博覽會上,一款輪式機器人在狹窄的模擬管道中行動自如,智能檢測、識別管道缺陷狀況,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這是佛山首款從底層技術到業務應用都是由企業自主研發的管道檢測特種機器人,由佛山建發集團下屬三級公司廣宇科技自主研發,能夠深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網,在復雜結構的管道環境中自動行走,通過搭載的高清攝像頭、缺陷識別模型和邊緣計算技術,精準完成缺陷檢測作業任務。
暗涵清淤機器人。
應用于暗涵、明渠、提升泵站、水利閘門等場景的清淤,可高效應對低水位、大尺寸淤積物、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混雜等復雜工況……中建三局集團佛山(有限)公司研發的暗涵清淤機器人亮相博覽會。清新的藍色小身板,形似玩具車,作為博覽會上的“新秀”,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僅如此,斜附式塔機、單塔多籠循環運行施工電梯、水陸兩棲檢測機器人、深隧檢測機器人……該展廳的一個個創新產品吸引著眾多的專業觀眾及客商前來咨詢、了解。
水陸兩棲檢測機器人。
“市政業務是我們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是企業規模增長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們的市政業務遍布全國各地,在建的市政及基礎設施類項目約400個,從業人員超1.8萬人,每年市政業務新簽合同額近2000億元。”中建三局集團佛山(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亞介紹道,中建三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縱深推進科技賦能戰略,在市政領域擁有橋梁不平衡轉體施工、市政橋梁全預制裝配式建造、大長隧道機械法施工和富水砂層地鐵施工等關鍵技術并應用于實際工程,在工期、質量、安全等方面實現新的跨越。
陳亞表示,此次博覽會該公司的地理位置十分“友好”,與不少知名企業是“鄰居”,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互動與合作。同時,此次盛會將成為進一步宣傳和傳播該公司的重要窗口,為增加訂單及合作機會奠定重要的基礎。
搭平臺、促合作,博覽會引領市政建設新方向
在鼎垣建工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展位,前來咨詢的客商被展位前的納米烯碳高強度水泥構件材料所吸引,眼前這個新材料小展品,放在光下會透出閃亮的光,低碳環保的同時,可塑性高,可以多維度滿足美觀裝飾藝術需求。
海外客商了解展位新產品。
該公司董事長楊德厚表示當天收獲很大,已與不少客商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中不乏國外客商。“博覽會的形式讓合作對接變得更加便捷、快速,同時希望通過此次博覽能夠與同行交流產品和技術,多交幾個朋友。”楊德厚說,此次順德行,讓他看見了順德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發展前景,未來有在順德建工廠開拓業務的計劃。
在順德區市政建設工程協會的組織下,廣東宏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投資拓展部總監梁英偉作為專業觀眾前來觀展,近年來,該公司在打造智慧工業園區持續發力,為順德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出一份力。梁英偉表示,當前順德城市品質在不斷提升,此次參加博覽會,到各參展企業參觀學習,旨在把握行業發展方向,打造活力園區,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把好脈”。
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分院院長唐建新表示,市政行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方面有長足的進步,此次博覽會設在佛山順德具有重要意義。“佛山有很強的城市活力,也是制造業的大市,在整個產業升級發展、科技自主創新等方面都有很多閃光點,對促進整合行業的交流、合作與展示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博覽會將增強佛山制造業的知名度,促進佛山的企業更好地向外展示。”唐建新說。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持續時間為11月9日至11日,以“城市創造未來,智慧引領發展”為主題,規劃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匯集全國市政行業的最新工程機械設備、最先進前沿技術、最領先科研成果、最頂尖行業精英,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成果集中發布,貼近市政建設新方向,凸顯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引領,匯聚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全新理念傳播,共促市政工程全價值鏈創新。
編輯:李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