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人物小記”——關注平凡而精彩的順德人,聚集煙火深處的那束光亮。我們,都是愛生活的凡人……
講述你的故事,我們真誠傾聽!
報料熱線:0757-22221840 或 順德城市網(微信號:sdcswxb)
最近,某歌唱綜藝節目上一句“月亮啊月亮你不懂,六便士到底有多重”唱出了多少年輕人的心酸與無奈。
“月亮”代表人們心中永恒追求的目標。很多人用盡了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我們總聽人說,生活已經很艱難了,哪里還夠得著“月亮”。
很巧,今年六月,順德龍江蘇溪社區的一名60多歲的農民葉遠鴻去了廣州文化公園開作品展覽,展出的是他的攝影和繪畫作品。他展示了一種活法:先讓自己擁有六便士,再抬頭看月亮也不晚。
今年6月,葉遠鴻在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展出攝影油畫作品
外界稱葉遠鴻為“藝術家”,但他感到有一絲惶恐, 畢竟他認為自己不是一名專業的攝影師和畫家。
年輕的時候為了生計,沒辦法拾起一些愛好。當歲月流轉,皺紋悄然爬上臉龐的時候,臨近退休時再次遇到“月亮”,葉遠鴻選擇抓住。
11年前,還在工作的葉遠鴻在偶然的機會下在龍江看到別人在拍攝,產生了興趣,于是也開始學著拍攝。拍的時候有感覺,后來因為拍照這個愛好,巧合之下結識一些攝影大師,也認了老師,于是就這樣一直拍下去。
葉遠鴻自畫像
葉遠鴻個人也很有特色。一般來說南方人整體會比北方人秀氣一些,但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更像是一個北方人,高大、粗獷,如果像他的自畫像一樣留著半長的胡須戴上一頂帽子就更像北方大漢。 但是他對各種事物的觀察卻有其細膩的眼光和想法,這充分體現在他的作品里。
葉遠鴻的攝影作品里面有一張很吸引眼球的照片,照片上一位衣著簡樸的阿伯扶著摩托車,手里拿著煙斗,很神氣地朝著鏡頭昂著頭。“那天剛好有位抗戰英雄(遠征軍老兵邱聯遠)回鄉,這位阿伯在看熱鬧,看到我在拍照就擺了這樣一個動作要求我們拍他。”這張照片也很經典,很順德鄉土特色:解放鞋、老摩托車,摩托車有香蕉,還有一個農村的草帽,元素很好。
葉遠鴻鏡頭下的“神氣老頭”
在桂林的一個農貿市場里也拍到了更過癮的。當時葉遠鴻在市場看到一個牙科游醫在給一個人看牙,很神奇的是兩人聽不懂對方的話,于是游醫就直接張大嘴巴做動作給對方看,對方也學他的動作張大嘴巴。這一幕就被葉遠鴻抓拍下來了。
葉遠鴻攝影作品
他還記錄了龍江老街很生活化的一面:一名檔主正在給街坊切燒肉,街坊指哪切哪,挑肥揀瘦,剛好后面又有一個街坊剛從電動車上下來拿著頭盔就試吃,這一幕也被葉遠鴻捕捉了。
葉遠鴻攝影作品《挑肥揀瘦》
“我一般不教人家擺拍,都是他們自然呈現我拍下來的。”說到這,他又指著一張照片說,“這張就是擺拍的。”照片中是一個大概五六十歲的老人,手里拿著一張他與北京天安門的合照,滿是滄桑的臉上露著笑意。這張照片名叫《北京夢》,而照片中的老人并沒有真的去過北京。那天剛好有個打印照片的人聽到老人說沒去過北京,想去但沒辦法去,他就把他的照片P到了北京天安門的照片上打印出來了。老人拿著照片很高興驕傲的樣子,就被葉遠鴻拍了下來,取名《北京夢》。
葉遠鴻將攝影作品《北京夢》玩成了油畫
而這些作品時常被他翻出來看,搬個凳子坐下來,一看就是一整天。而這也成為他拍攝最大的樂趣——過癮。“過癮”這個詞,葉遠鴻經常掛在嘴邊。
但“過癮”是要付出代價的。
比如被人罵。“我最怕被人罵,但拍照片的時候很高興,也就不管對方怎么樣。”葉遠鴻經常在一個地方蹲點拍照,經常會遇上不樂意被拍的路人,有的可能會刻意躲避鏡頭,但有的會瞪他一眼甚至罵人表示憤怒。經歷多次的葉遠鴻也學著去化解被拍者的情緒,“沒有惡意的話,如果人家罵你,就笑一下就可以了。或者第一次到不認識的地方去拍這個照片的話,就買點蔬菜,人家有生意就一高興就樂意給你拍。”
當然葉遠鴻也遇到過很樂意當他鏡頭下的主角的人。葉遠鴻是倫教三洲的常客,這里沒有一個人罵他,甚至還會主動站到鏡頭前,說“拍得好看點”,還會調侃“是不是要上電視”。葉遠鴻還發現,有些村民會穿得很漂亮來買東西,問她為什么穿這么漂亮,會回答“穿得漂亮點,存在感強一點,這樣就能告訴大家,我還活得好好的。”
葉遠鴻龍舟主題攝影作品
“過癮”的代價還有長期的蹲守。一張看得過去的照片,可能是葉遠鴻拍了五六個小時才得來的。順德龍舟是全民喜愛的活動,以前葉遠鴻為了拍出一張好照片,可以從五月初三蹲到五月初八,天天拍,曬到皮掉了也無所謂。用他的話來說,“唔過癮,講乜都無用”。
油畫是五六年前開始學的。當時葉遠鴻覺得攝影拍來拍去都差不多,也沒有更多新的想法,攝影的老師就建議他不如學學油畫,說攝影和繪畫是相通的、大同小異。他鬼使神差就聽了這個意見,零基礎學習。說起來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很難,用葉遠鴻的話來說就是:“根本不同。”所以如果有人談論他的畫,稱他為畫家,他會有點別扭,葉遠鴻總覺得自己還在學習階段,很多東西都沒搞懂。
“我做事的準則就是‘不恥下問’‘見賢思齊’,要有激情、堅持。”油畫對零基礎學習的葉遠鴻來說真的很難,但他認為既然做了就選擇堅持,先畫,感覺不好就找老師,再修改,差不多再給老師看,再不行就到現場請老師指點,一直磨一直磨,直到出了滿意的作品。到今天,他的油畫作品已有100多張。
葉遠鴻畫中的順德元素《紅木棉》《蘇溪橋》
葉遠鴻總說畫油畫沒有什么想法,反正能夠畫出來就很過癮。不過從葉遠鴻的油畫可以看出,雖然他也畫風景,包括一幅紅木棉的油畫也在勒流黃連展出,但他更傾向的還是人物畫,特別能夠從面部感受人物的情緒。用他的話來說,看一個人的故事可以通過他的表情、眼神、五官去看到。很多作品都是當時的想法使然,你問他為什么這么畫,他也不知道,就是想這么畫,“亂來”。要是讓他再重新畫一遍,再也畫不出來一樣的了。
最近他還想做一個人物表情系列的油畫,目前正在構想。龍舟主題一直是他想做的。龍舟是順德的特色,也很有鄉土特色。他還提到以前的龍舟隊員都是直接光著膀子上陣扒龍舟,看著十分熱血。其實在期間也有人向葉遠鴻買油畫,但是他不賣,他認為這些作品只是興趣使然,滿足一下自己,不會賣出。就像這次廣州展出作品,如同葉遠鴻的攝影作品《北京夢》那樣,“得就得,唔得翻順德,也算是滿足自己的夢想,我也在省城展覽過”。
“年輕的時候就要為了生活為了溫飽,這些都搞唔掂,怎么搞興趣?”在葉遠鴻這里,沒有“雞湯”可以喝,他認為人首先需要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有能力去追逐其他的東西。“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葉遠鴻沒有看過《月亮與六便士》,也不知道最近很火的歌曲,但他知道在追求“月亮”之前,要先攢夠“六便士”。
當然,只要喜歡的東西,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或者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像葉遠鴻一樣,用激情和堅持觸碰當年的“月亮”。“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實在學不動了。”葉遠鴻如此說道。
編輯:貞華
圖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