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小公園重新翻修后,每天傍晚鄰里街坊都聚在一起聊家常,看著小孩子在公園里追逐打鬧,一天忙碌的疲憊都消減了。”家住均安天湖社區外村的李姨看著重獲“新生”的外村公園開心地夸贊。
行走在天湖的巷陌間,看著以往發臭的河涌如今也是發生蛻變。水清岸綠,陽光透過樹葉灑落,斑駁的光影間盡是均安城市建設在過去一年為繪就幸福宜居“本色”奮進的縮影。
西線河天湖段河岸整治后,居民可沿河岸慢步道觀賞水綠相融的自然生態風光。
回眸2024年,均安鎮堅持民生為本,聚焦高品質生活、精致小鎮的建設,在扮靚城市“面子”,做實民生“里子”方面不斷發力。道路改造暢通城市交通“脈絡”、農房風貌改造提升宜居品質、城市綠美刷新城市“顏值”、水清岸綠打造秀色生態……一處處新變化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一個個新亮點串珠成鏈繪就均安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四宜”小鎮新面貌。
均安風貌。
宜居“底色足”
城市綠意“上新”邂逅小鎮之美
“過去這一年,身邊的變化多喲!橫九路、環山路、均南路的圍擋拆除換綠,出行環境越來越好;綠地公園‘上新’,宜居宜人;河涌水清岸綠令人欣喜……”說起身邊的可喜變化,均安市民贊不絕口。
一座城市的更新發展,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系著城市品質的提升。2024年,均安在城市更新上闊步前行,以“繡花功夫”扮靚“方寸之地”,全面提升城鄉景觀面貌,讓綠色成為區域發展的“絕色”。
翠湖公園提升改造完成后,進一步擦亮均安鎮“山水均安”生態名片。
綠色是均安的底色,山水是均安的名片。在青巒疊起,遍野著色的背后,是均安鎮以“沖刺”的姿態持續刷新綠美進度條,多方合力,攜手鄉村、社會資源,以“六個一”工作法全面推動均安鄉村綠美同行、同興,“綠美”正慢慢成為均安的最美代言。
均安積極撬動社會的力量,發動商協會、企業與村(社區)共建“綠美均安”,形成一股合力凝聚,累計獲社會力量支持贊助款及等價苗木超150萬元,新種樹木近5300棵,打造出“綠美嘉園林”“福子林”等一批各具特色、長效惠民的主題林。一株株,一件件,在社會熱心力量的“支援”下,均安的“綠美版圖”在不斷擴大。
不同的植樹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如今,駕車行駛在均安主干道和海豚灣等濱江路上,兩旁綠意蔥蔥,沿途的應季花木花開正艷,秀美的濱水空間和綠美鄉村景觀,繪就了一幅絢爛多姿的迎賓畫卷,為均安持續提升帶狀生態空間綠化美化水平,大力推進鄉村體驗式活動,全面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繪上新亮點,更為“相約均安”的品牌活動添上一抹迷人的青綠。
海豚灣西江文旅帶。
植一片綠,添一份美,一抹喜人的青綠正在均安大地蔓延。2024年,均安高質量完成森林撫育任務,成功撫育中幼林100畝,推動鎮域森林覆蓋率達36.2%,并有序推動翠湖公園西寶門山等山林開放,小山岡變身森林游憩公園,城市綠美不斷提升了城市的生態品質,更讓綠色空間成為了市民共享的“生態福利”。
百安路。
宜養“潤人心”
碧波秀水惠民共享民生福祉
一泓碧水兩岸秀,山水均安底色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發展的基石。2024年,均安鎮順民意,應民心,陸續建成和持續推進一大批治水建設工程,逐步補齊治水基礎設施短板,“以水興城”呈現新景象。
“以前走到三茄涌都會不自覺皺起眉頭,捂著鼻子快速走過。現如今,三茄涌‘面貌’大改,往日的黑臭水體已經不見,潔凈的水流和綠意盎然的河岸倒是成了一個飯后散步的好去處。”居住在均安沙頭社區的歐陽女士說道。事實也正如此言,如今三茄涌經過黑臭水體治理后,“身價”已經大漲,其治理經驗還入選了國家生態環境部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示范案例。
整治后的三茄涌成為居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
優生態,強治理。均安一直堅持先清岸后美岸的治水策略,累計清拆超31萬平方米涉水違建,河湖長制工作成效躋身全市前列。同時,均安還先后完成4個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建設、25家酸洗磷化企業廢水預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從源頭上改善內河涌水生態環境質量,推動全鎮經濟與綠色生態相互促進、持續發展
“優游均安”不只是一個品牌,更是一次值得探索均安的行動。不管是3月在海豚灣的徒步,亦或是10月國慶的“關帝侯王出游”盛事,均安都用可觀可感可留念的濱江美景展示了如今均安秀美的濱水空間,更展示了均安在與“水”打交道方面的成效。
超千名參加徒步用腳步丈量和感受均安城鄉面貌的新變化。
如今,均安也還在加快推進鳧洲河天連段、西線河天湖段美岸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人、水、魚、鳥和諧共生的親水空間,進一步提升鳧景苑等沿線物業、土地資產價值。
此外,均安更全力守好“水安全”,建成華安涌節制閘,打通南沙華宮廟涌“斷頭涌”,完成均安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優化提升工程(一、二、三期)建設,啟動建設力沙電排站,穩步推進中順大圍、南沙圍聯圍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前期摸查工作、南沙十字大涌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工程、下逕涌支涌及19條自然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有效改善周邊水環境。7條黑臭水體實現“銷號”,厚植嶺南水鄉生態底色。
均安鎮開展華安涌節制閘工程(來源:均安鎮城建和水務辦公室)
水波輕漾,清澈見底,如同鏡映藍天白云,美不勝收?。這一年,均安鎮聚焦治水工作,更在“清岸+美岸”兩手抓、兩促進,成功打造出一批批示范標桿,一條全新的“藍色動脈”在均安大地蜿蜒流淌,潤澤人心。
宜業“新空間”
城市設施“大提質”煥發進步新動能
“現在道路兩邊的視野都變得通透了,異木棉花一開整條百安路都很好看。”“現在閑暇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去天連的橋下空間玩耍,偶爾晚上還有露天電影,曾經的荒涼地如今也是火起來了。”如今,走進均安,處處煥新,也處處透出均安城市品質提升中的民生溫度和均安的奮進力量。
百安路倉門段。
均安始終積極立足于“城市設計、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三個維度,多措并舉提升城市品質。一條條干凈整潔、兩旁通透的道路,是均安善用“減法”思維為城市品質做“加法”賦能的有力體現。
一眼見綠,滿心盡是嶺南古韻。2024年作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關鍵一年,均安縱深推進“十村示范”打造,精心推動沙頭社區、太平村典型村建設,摒棄大拆大建的傳統做法,因地制宜設計“兩核一帶”城鄉品質提升路徑。更在沙頭社區用“繡花功夫”雕琢品質提升,以盆栽微景觀、綠植上墻、街角點綴等美化方式“點狀布局”,實現見縫插綠、串珠成鏈,工作經驗獲全區推廣。此外,沙頭社區的“三線”管理模式成為市試點,以運營商牽頭,政府零投入進行線路改造,還群眾清爽天際線。
市民在均安天連悠享水畔橋下空間觀賞龍舟競速表演。
天連悠享水畔橋下空間啟用、南浦環山帶七人足球場落成、鳧洲河全民健身基地建設有序推動……好生活除了要有文化的浸潤,更要有獨屬于休閑娛樂的“小天地”。均安也正不斷用心將城市的“灰空間”“閑置地”蛻變成為全民健身新空間、娛樂休閑“小天地”。
南浦環山帶七人足球場落成。
伴著冬天的暖陽走進均安鎮環山路一帶,一間間老房子完成了“穿新衣”的工序,村民們閑坐在綠美的河涌旁,湖面映著煥然一新的老房子。這也是均安狠抓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力求從農房管控“小切口”入手,實現全鎮面貌“大變化”,顏值“大提升”的生動體現。
老舊農房換“新裝”。
此外,2024年,均安“礪劍行動”持續發力。拆除和提升圍擋近7000米,排查違法傾倒黑點780處,立案34宗,安裝防偷倒監控視頻31個,打擊垃圾偷運亂倒成效立竿見影。其中南浦村與電信合作引入“數字鄉村”智慧平臺,運用“天眼”進行人居環境監管取證,推動南浦村亂倒垃圾量減少2噸/月。
城市建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事事關發展、件件連民心。面對城市提質更新,均安著力提升城市面貌,不斷優化發展空間,推動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為民生幸福“加碼”,擦亮“幸福底色”。
編輯:劉遠雄
圖源:均宣、甘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