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人物小記”——關注平凡而精彩的順德人,聚集煙火深處的那束光亮。我們,都是愛生活的凡人……
講述你的故事,我們真誠傾聽!
報料熱線:0757-22221840 或 順德城市網(微信號:sdcswxb)
細滘村內一步一景
走進容桂細滘村,仿佛走進了盆景的世界。
容桂素有“中國盆景名鎮”的美譽,細滘社區亦擁有深厚的盆景文化底蘊。2020年,容桂園林盆景協會與細滘社區通過微改造盤活土地資源,合作打造了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以盆景園林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合園,形成“永不落幕的盆景展”。
合園內有“永不落幕的盆景展”
園內盆景形態各異、古雅精巧。外行人看盆景,究竟有哪些門道?直到在合園遇見兩位“樹癡”,答案才漸漸清晰。
■ 二十年養一樹,枝條里藏光陰
盆景“余暉疊翠”
順哥(梁順光)經營著一座花木場,他在合園展出的盆景“余暉疊翠”,是一棵中國特有樹種柏蘭。蒼勁的樹干與嫩綠新芽形成強烈反差,枝干上每一道褶皺都刻著時光——20多年前,他從海南帶回一棵野樹,種著種著竟分裂成三塊。如今最大的那塊留在合園,其余兩塊早已轉手他人。“養樹如養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磨。”順哥對這棵樹的感情像對自己的小孩子一樣,原本僅有一兩枝的樹樁,經他20年修剪養護,枝條漸豐。如今他每月來合園兩次,專注修剪枝條塑形:“已是‘大男孩’了,會自己‘揾飯食’,不用我特別操心?!?/p>
剛被修剪過的一棵紅果樹盆景
在順哥的“余暉疊翠”旁,一棵紅果樹盆景剛被修剪過,地上散落的殘枝與光禿的樹干形成對比。“作者不舍得剪這根枝條。”順哥與園內工作人員討論著。原來,這根枝條長了多年,雖搶了“C位”的風頭,卻因來之不易被保留?!翱礃淙缈慈??!表樃缭O身處地地分析起了作者心態,枝條的去留藏著養樹人的心性與修為。
■ 從“摘葉三年”到“站C位”
順哥在給盆景修剪枝條、澆水
順哥的盆景之路始于少年時。十幾歲上山挖樹樁,種不好再繼續挖繼續種。直到2003年遇見一位老師傅,順哥從此開啟七年學徒生涯?!肮庹~子就摘了三年,師傅才讓碰剪刀?!彼貞?,當年師傅總喊“阿順,把葉子摘了”。
看一個人的盆景水平如何就看他修剪的站位,只有站在了樹的前面修剪,才算是有一定水平。直到三年后,順哥從修剪側枝的“后排”挪到“C位”,才算出師。“一根枝條最少要長三四個月,一剪子就沒了?!彼呅藜魳渲吔忉?,修剪需預判芽位生長,否則“站C位也是多余”。鼎盛時,他經營三個花木場,如今并作一處,依舊守著滿園綠意。
■ 枯木逢春的“倒掛金鉤”
羅漢松盆景的主人昶哥在修剪枝條
合園入口處,昶哥(王敬昶)正修剪他的羅漢松盆景“倒掛金鉤”。他和順哥杵在樹前好一陣討論,最終果斷一刀下去,將擋住盆景樹身的枝條去掉?!斑@棵羅漢松的樹身很漂亮,但被枝條搶了C位,剪掉就好看了?!?/p>
經過修剪的羅漢松盆景“倒掛金鉤”
倒掛的樹身呈不等邊三角狀,層疊枝葉如翠云舒展。七年前,這還只是塊枯木樹頭,昶哥通過嫁接枝條“借水養樹”,硬是讓百年老樁重煥生機?!皼]耐心別碰這個。”曾做過建筑行業的昶哥,歇業旅行數年后自學盆景。如今他家后院擺著上百盆盆景作品,儼然“第二個合園”?!笆职W停不下來,種樹種著種著就變這么多了?!?/p>
昶哥家中后院的盆景作品
■ “偷步”與“守拙”的君子之爭
同是容桂園林盆景協會理事的順哥與昶哥,因樹結緣。一個愛剪枝塑形,講究“守拙養氣”;一個擅“駁樹”(即給樹頭接駁、嫁接部分樹條,使之達到自己理想種的盆景模樣),追求“枯木逢春”。兩人?;ハ啻T,喝茶論樹?!八@手法算‘偷步’!”梁哥打趣昶哥的嫁接術,昶哥也不生氣淡定反駁:“羅漢松不帶葉必死,嫁接是救樹;何況等剪枝成形三十年都未必可以,通過嫁接八年能成型的何必等三十年?”爭論時,兩人聲音漸高,末了還解釋一句,“有爭論才能出好東西嘛。這都是對樹的,不是對人?!?/p>
如今,容桂園林盆景協會百名會員中,70%在家中種盆景。他們通過社交圈互薦客戶,分享技藝?!肮鈼U司令做不好的,要互相配合?!表樃鐝娬{做盆景行業“獨木不成林”,互相支持才能走得更好,這也是協會存在的意義。
合園中常有學生學習盆景知識或寫生
離開合園時,一群孩童正在聽老師講解盆景:“看這棱角,天然樹枝轉彎處總有起伏……”孩子們筆下的盆景稚拙生動,或許某片葉子的弧度里,正藏著未來“樹癡”的靈光。
編輯: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