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涌
一
劉春草先生最近被我區授予“順德榮譽市民”稱號,這是屬于順德人的一項最高榮譽,可喜可賀。
多年來,春草先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中華文化,熱心奉獻,其心其志其業績貢獻,都是廣為人知,并得到高度評價與贊揚的。我們為有這樣一位鄉親、有這樣一位文化人士感到驕傲與自豪。春草先生年事已高,但壯心不已,繼續他的追求,這份赤子情懷,同樣令人感動。
順德定于2010年11月初召開第七屆懇親大會,春草先生想把這本敘說他大半生經歷、反映他赤子情懷、介紹他對于中華文化藝術見解的書,作為他的一份特別禮物,奉獻給順德的這次盛會,奉獻給家鄉親友,以交流人生心得,弘揚愛國愛鄉、熱愛中華文化的精神。
中共佛山市委書記、佛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云賢先生親筆題辭,是對這種赤子情懷的高度肯定與鼓勵。
我們在10月23日拿到這本書的文稿后,迅速進行編印工作。在閱讀和編校中,我們深受春草先生文思與文筆的感染。都說“下南洋”是反映廣東人精神富有特色的題材,都說順德海外鄉親情懷感人,從春草先生的經歷與追求中,人們是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的。
時間倉促,難免有錯,敬請見諒。
二〇一〇年十月三十日
………………………………………………………………………………
二
劉春草先生著《家鄉風情》順利出版,如其所愿,終于在第七屆順德懇親大會上榮譽首發。猶如一顆赤誠之心,一份真摯之情,奉獻給作者所熱戀的故鄉,奉獻給作者所親善的鄉親故人。這份厚重的禮物,與劉春草先生得到的順德榮譽市民稱號交相輝映,在盛會中格外醒目,由此帶來了眾多的贊嘆和強烈的共鳴。順德的一些媒體,也都對這部書的出版進行了報道和評論。
然而故事沒有結束,還在延續。劉春草先生并不滿足于此,老人的情感與追求,都非常的高漲與執著。接著,他對自己的這個文集進行了全面的修訂,提出修改意見,并且以新的激情,繼續一篇又一篇地書寫著他的人生故事、他的真實情懷。“昨晚,她又回來了。”這是他在夢中與已故妻子的相會,執手相看淚眼,為此,他寫下了一篇關于妻子的回憶;“零星的故友,又少一人矣。”于是,他提筆寫下了黃霑、羅品超等一個個社會名流和文藝界名人大家。其中,懷念剛剛辭世的在香港的順德鄉親鄧光榮的文章,就寫于今年4月初。還有一組文章,記錄著近年來回到故鄉的生活與人事,評論著書畫藝術和名家。近30篇的新作在半年內誕生,那一篇篇字體蒼勁的手稿,閃耀著生命的火光。
今年4月28日,著名的嶺南書畫大師劉春草88大壽喜慶,老人的心愿是,要以這部著作的再版重印,記錄他的人生追求,注解他的藝術創作。
畫為心聲,書為心聲,文當然也是心靈的寫照。這部著作,畫作、書作、文章匯集,許多照片是劉春草先生多年珍藏的,非常難得。作為反映他人生與情思整體風貌的著作,其主題以家鄉故國為根本依托,以風尚風情為閱歷,以藝術家的赤子之情為靈魂,因此,我們不僅可以深入認識劉春草先生的藝術成就,領悟他的精神境界,還可以傾聽他的人生故事,感受他的真實情懷。如書中所示,人生情,故人情,山水情,中華情,藝術情,花草情,以及人們對他的認識與評價,構成了一個豐富生動的藝術大師的形象。劉春草先生所走過的近百年的中國,從積貧積弱的黑暗起步,到開創新世紀的強盛大國,他以藝術家的良心和創作,給予了反映和呼喚;他所代表的文化符號,源于祖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交流和碰撞中,增添了對于中華文化的認知與堅守;他所創造的藝術高峰,展現了嶺南書畫藝術的魅力,贏得了公認;他所經歷的人生故事,也非常值得敬重與學習。文如其人,劉春草先生的文章,有古漢語的典雅,粵語口語的犀利、活潑與風趣,其生動精彩,流動著藝術家的靈氣。
本書的資助者梁城玉女士,與劉春草先生相識多年,關系密切,是其深交的朋友;她敬重劉老,贊賞其書法藝術,喜愛收藏其書畫精品。受劉春草先生委托,特此鳴謝梁城玉女士。
本書的編校設計人員,封底署名以外,歐陽國健先生和張妙玲女士也參與了校對工作。
劉春草先生是佛山的驕傲,順德的驕傲。借此機會,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日
(作者系廣東作家協會會員、編審、研究員,現供職于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游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