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中國人,雖然定居海外五十余年,但依然是炎黃子孫。嶺南畫派里,我是二高一陳三宗師中陳樹人先生的學生,歲月催人老,寥寥無幾的第二代,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及已仙逝的九十二歲楊善深,亦舍我而去,情懷感慨不已。
在國外,我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但四面八方的壓力使你無依無從。創辦華文學校,教授水墨畫,在星馬不能稱中國畫為國畫,當地政府不重視,靠著華人社團的資助。后一代的土生兒女,更缺乏這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拿著一桿毛筆,在美洲的名城舉辦畫展,又在當地大學講座,加拿大、歐洲亦有我的足跡。我喜歡澳大利亞,中年的我曾踏遍這美麗的大島。
馬來西亞是我本身的國籍,遠游歸來,兒女已獨立,我趁著悠優的歲月,設藝術學院,自任馬來西亞炎黃文化會的負責人,弘揚中華文化。書畫展覽所得捐助華校及領養華校子弟,或予慈善機構,樂得兩袖清風,免卻身后財物惹來爭鬧不已。
多謝祖國開放,百花齊放的江山如此多嬌,游遍名山巨川。北京,南京,杭州,西安,珠三角的市鎮,由熱心的領導單位多次組織畫展,香港及澳門也由當地大學、會社主辦,使國人認識新的嶺南畫派的作品。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亞洲美術展會,獲至高榮譽的亞洲美術獎,大馬政府頒予元首B.S.K的勛銜,是推動多元藝術的皇室賜予。
我回故鄉后,自建竹園于樂從鎮,小溪流水,楊柳夾岸,每日與龜鳥為伴,亦為適意。
祖國自改革開放后,國強家盛,河山壯麗,我巡回展覽于北京、南京、杭州及珠三角,以文會友。我曾在陽江市、佛山市及故鄉多次陳展四川丹景山牡丹坪刻碑為記,西安集兩岸四地聯展,由我主講炎
黃子孫的藝術,使兩岸同胞系于大漢,藝術同道甚為感動。回憶萍居海外數十年,歐美澳大利亞及非洲游遍,環游宇宙書畫個展百余次,一管毛筆為中華文化而努力耕耘,是我平生的愿望。故鄉的水是清冽的,故鄉的明月分外圓,春在故鄉,春在嶺南,品味故鄉,品韻嶺南,我愿為弘揚嶺南文化筆耕不輟……是機緣,在故鄉認識了汕頭市建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的總經理黃臚生先生,他是一位熱心中華藝術的領導,彼此一見如故,成為知心同道,因為大家都是一條心——弘揚中華文化。
救救老虎老虎快要絕種了,如上古時代的恐龍,只有在化石見到了它的形態。國際保護自然協會,雖然設立禁區,印度政府也籌募巨款保護老虎的計劃,可惜虎與人性關系不好,虎的獠牙可以殺人,及一切動物和毀壞農作物,同時虎皮可以賣錢,剩下來的瘦骨如柴的在動物園養或馬戲團跳圈。老虎,可憐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