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賢
在珠三角的城市當中,佛山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比如說,從人文的角度,佛山雖然只是廣州邊上的城市,但卻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粵劇和粵菜都發源于佛山,康有為、陳啟源、黃飛鴻、李小龍、葉問等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廣東文化名人都出自佛山。目前佛山擁有能代表嶺南文化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和數量在全省均居前列。
再如,一般來說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基本是“大樹底下不長草”,容易被邊緣化。但佛山不僅沒有被邊緣化,還與廣州形成廣佛同城化,在同一個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佛山雖然既不是特區,又不是沿海城市,社會經濟卻得到很好發展。其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了5000億元、全社會工業總產值超過了1?5萬億元、財政總收入超過了1000億元、進出口總額超過了500億美元,發展規模在廣東僅次于廣州、深圳。
又如,佛山作為一個城市來說,有人會覺得其城市中心不突出。但佛山這種組團式的城市發展格局,卻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化進程中帶來的一些大城市的弊端,推動了區域城鄉一體化進程,最終在城市發展上縮小了城鄉二元結構差距。所以,當有人埋怨佛山不像一個大城市的時候,有人卻發現這恰恰是佛山的城市發展優勢和特色。
可以說明佛山很特別的例子還有很多。
佛山之所以特別,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佛山有活力。為什么佛山會有活力?我想是因為佛山的開放與包容。
在歷史上,佛山是中國少有的由市場而成為城市的,是一個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成為城市的。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形成,往往因為軍事力量或行政力量。這樣畫地為城,所以這些城市往往都有圍墻。而行政有界市場無界,像佛山這種由市場發育而來的城市是沒有圍墻的。一個沒有圍墻的城市,其開放與包容,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這種開放與包容還體現在發展體制上。我來佛山后也發現,佛山的地方財政80%放在區、鎮一級,把發展主戰場放在區、鎮,從而帶來區、鎮的活力。佛山這種獨樹一幟的經濟體制,不僅在廣東就是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從佛山的這種經濟體制,也許我們不難解釋,為什么廣東“四小虎”會有兩只“虎”(順德、南海)在佛山?為什么佛山的五個區都躋身原來“百強縣”的前30位?順德、南海長期居于原來“百強縣”的第一和第二位置。
當然,人們也發現,佛山不僅有5個強區,還有33個強鎮。
如果說改革開放30年,縣區經濟的發展是其中的一大亮點,那么在下一個30年,也許鎮域經濟發展會成為其中的亮點。這方面,廣東已經先行一步,提出了“富縣強鎮”的發展方略,并以“大部制”改革、“簡政強鎮”改革來積極推進。想當年,我們為“億元鎮”的出現感到興奮不已。沒想到,在二十多年后,我們竟然有“千億鎮”登場了。像佛山的容桂、北滘和獅山,它們的工農業總產值都已超過了千億。一個佛山市竟然有3個千億大鎮,這也是佛山發展的一大亮點。
經過了前30年的快速發展,佛山發展也面臨著轉型的問題。2008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佛山調研時提出佛山要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新模式,實現“兩轉型一再造”,即著力推進產業發展轉型、著力推進城市發展轉型、著力推進環境再造。在2011年初,汪洋書記又要求佛山在廣佛同城化、城鄉一體化和提升城市品質上走在全省前列。汪洋書記對于佛山的判斷和要求是十分準確和及時的。我們知道,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佛山已經走過了從農業到工業,從內源性經濟到外源性經濟,現代產業鏈條從低端到高端的階段,現在正呈現出工業化轉型、城市化加速、國際化提升的特征和要求。
對于已進入工業化后期的佛山來說,城市轉型必須考慮如何圍繞產業發展方式轉型,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來做文章。其中,迅速布局發展現代服務業已成為佛山城市轉型的迫切需求。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北滘在這方面已經先行一步。這幾年,北滘很好地利用自己龐大的制造業基礎、企業的自主創新、國家對于工業設計的扶持政策等機遇,成功地打造了廣東工業設計城,使佛山在工業設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來,像工業設計城這種“無中生有”的新型產業聚集佛山的還有不少,比如南海的千燈湖金融區、禪城的文化創意產業區等等。其實,這些看似“無中生有”的新型產業聚集佛山,有其地理區位和經濟社會環境改變的內在依據,需要地方政府的一雙慧眼,也就是對于現代產業發展、對于廣佛同城和珠三角一體化所帶來的新機遇的深刻認識和把握。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大勢之下,能否準確發現機遇,能否迅速把握機遇,實際上是對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一種考量。
當前,珠三角的工業重鎮都面臨著新一輪城市化的挑戰,有人稱之為“再城市化”。我們知道,當城市化發展到一定水平,集中和集約帶來好處的同時,不利的影響也開始凸現。比如道路等城市設施建設的前瞻性跟不上城市的發展速度;城市的迅速擴張包圍了農村,造就了一個個“城中村”。對這種城市發展中碰到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城市的品質就難以提升。佛山的“三舊(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改造”是很好的一條“再城市化”道路,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已取得很好成效,形成“佛山模式”并在全國推廣。像北滘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就是佛山“三舊改造”中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
與工業化“單打一”的模式不同,城市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城市規劃、產業轉型、城鄉統籌、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對地方政府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挑戰。通過本書,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北滘鎮確立了“魅力小城”的大方向,敏銳地抓住工業設計推動“智造北滘”,這些都是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系統工程的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北滘引進了國內外眾多工業設計企業、科研教育機構、城市規劃專家、人文社會學者,將這些單憑市場機制難以自發組合的資源通過政府之手穿針引線,創造出一種城市文化成長發育的大氛圍。也許,從一個“工業重鎮”邁向現代的“魅力小城”, 政府應當作怎樣的轉變,北滘正在回答這個大問題。
順德是一塊改革的熱土,順德人敢為人先,總能洞察發展先機。這一點,我在順德工作的時候已經深深地感受到。順德作為中國區域工業化的先鋒,要加快轉型升級,城市化的突破、城市的轉型十分關鍵。作為區域政府,應當更加主動地以城市化為指針,超前引領社會經濟全面發展,來圓一個健康、和諧的中國城市化之夢。從這個角度說,北滘的探索是一個有價值的參考案例。
(作者為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佛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編輯:俊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