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古井“哺育”了幾代街坊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梁圣杰) 這是一口不起眼的古井,歷經時間洗禮的它,如今已經被后起的高樓所圍,只有熟悉的街坊才知道它的存在。
昨日(5月5日),記者來到古井所在處,即大良錦巖后街轉彎位置,這里是靠近錦巖公園的一條小巷(觀光市場往甲子路方向500米處),幽深而安靜。一些年輕人提著菜匆匆回家,與古井擦肩而過,而三兩個老人坐在距離古井不遠的石凳聊天,和古井的安靜融合在一起。周邊的市民已經不再取井水食用,但仍然會有街坊到井邊洗衣。
舊時情濃,“孕育”街坊幾代人
據附近居民介紹,古井俗稱“大井頭”,深約5米。“我今年已經76歲了,自我出生以來,就知道有這個井了,聽說已有100多年歷史。”在古井采訪時,記者遇到了住在古井旁邊的張姨。張姨回憶說,以前家家戶戶都有個水井,而‘大井頭’則是為了干旱和救火取水所用,當然也可以取水飲用。
曾錦巖后街居住30年的鄒姨也與“大井頭”有段情。“我們小時候經常在井邊玩耍,渴了就會打水上來喝,那時候古井的水十分清甜。大井頭常年有水,就算幾個月沒有下雨,水位只是下降少些,而且井水冬暖夏涼,特別清澈。”
此外,記者還從另一位街坊陳女士的口中知道,原來,二十年前,錦巖街是一條河涌,與附近很多井都相連的。后來填了河涌,建成水泥路,很多井都被封了。在錦巖后街居住了60年的陳女士邊向記者透露,舊時有很多街井,后來經歷填涌建路,建房后,現在只剩下“大井頭”了。
現在古井大多是供人洗衣服
此情不再,井邊洗衣歌逐漸聲弱
但是如今的大井頭難現往日熱鬧,隨著時代的發展,附近的居民都已經在家里裝上了自來水。現在,來“幫襯”大井頭的更多是異地務工人員,但他們也僅僅是取水洗衣服、洗菜、洗地罷了。
“自從古井附近建了化糞池,井水就受到污染,街坊都不敢到大井頭打水來喝了。只有少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為了省錢用來洗衣、洗菜等。”鄒女士感嘆,時代發展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化,大井頭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以前早上我們要上班,如果家里沒有水用,大家會提著鐵桶或膠桶,6點多就到大井頭排隊打水,打滿后才去上班。”回憶起當年到大井頭取水時的情景,張姨表示,隨著時代發展,古井已經面臨“淘汰”。
當談到大井頭日后的去留,張姨面露惋惜之情。“現在這一帶原居民都以老人居多,年輕一代都在外面買商品房,現在還有外來務工人員使用這口井,我擔心再過一些時日,這口井受污染越來越嚴重,有可能被荒廢了。”
而陳女士希望可以要把古井保留下來,日后,可以讓子孫知道古井對他們的養育之恩。記者了解到,古井目前還有沒有進一步的保留方案。
■網友聲音
網友蘑菇傘:古井記載了以前的那些時光,值得留念。
網友神秘圣誕老人:記得以前家里也有一口井,經常在井邊玩耍。
網友正太:想起奶奶當年給我們講古井的故事,一樣感人,一樣古樸。
網友梅山飛哥:老街坊熟悉的地方,想想如果在那沒有自來水的日子里,這樣的井是附近居民的生命之泉。
■相關鏈接
舊寨村那400多年的古井,市民慕名來飲這世外清泉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