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叔的生活還算簡單,這是他的三個小房子之一,平時他都在這里做菜吃飯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鐘賽花) 橋上車水馬龍,橋下一片幽靜。70多歲的莫潮森老人就“窩居”在橋底下的三間小房子里,并與之相守了24年。
莫叔的家就安在大良鑒海北路和清暉路交叉處的橋底下,也就是躍進橋(原“九眼橋”)。如果不留意,人們很難發現橋下“匿藏”著三間小屋。
莫叔是孤寡老人,幾年前從大良步行街一家單位退休,隨后又在文秀路的一間摩托車店鋪幫人看店。直到今年的6月,他才真正結束工作,退休在家。
退休后莫叔的生活很簡單:三間小房子、三只雞、一小片菜地。莫叔給他的三間小屋分了工:煮食一間,睡覺一間,還有一間小雜物房。這三間小房是24年前莫叔工作的單位提供的,“我們當時簽過協議的,說讓我一直住到90歲。”自搬進這小房子后,莫叔就一直居住到現在。即使有大良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建議他到敬老院,莫叔也不為所動。
“一個人住久了,習慣了自由的生活,去敬老院就沒有自由了。”莫叔對目前的生活狀態還算滿意,空閑的時間,種種菜,和幾位老友記聊聊天,或相約一起到鐘樓公園跳跳舞。
潘大姐是莫叔的老友記之一。潘大姐住在莫叔附近,她有空時就會過來陪莫叔聊聊天,種種菜,也會與莫叔等人到鐘樓公園去散步跳舞。談起莫叔,潘大姐卻沒有莫叔那樣的樂觀,因為她擔心獨居的莫叔沒有人照顧。
“莫叔周邊的治安環境不好,時常有些人在他家旁邊吸毒,甚至有些人還會惡作劇地拍他的門,給他帶來很大的驚嚇。”潘大姐告訴記者,因為周邊的治安環境不好,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想讓莫叔搬到敬老院去生活,但被莫叔拒絕了。
接過潘大姐的話題,莫叔也向記者道出了他不愿意到敬老院生活的原因:“我喜歡有空的時候到處走走,跟附近的老人聊聊天。去了敬老院就不自由了。”
雖然莫叔不愿意搬離他的小房子,但一個人住的孤獨卻是擺脫不了的。“每天從天亮坐到天黑,寂寞是肯定有的,不過慢慢就習慣咯。”雖然口里說已經習慣,但言語中卻藏不住莫叔的失落。為了豐富生活,莫叔還去了旅游,為了趕走孤獨,莫叔只能自己給自己創造一些快樂。
■記者手記
我們身邊的孤寡退休或生活困難的老人其實并不少見,莫叔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老人退休后,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時間一下多得無法“揮霍”,“閑”成為了老人的生活主旋律。特別是孤寡老人,獨居一處的他們,沒人在身邊照顧。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需要給予關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不只是社區工作人員或志愿者才能關心孤寡或退休老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可以出一份力。這種力量不一定是以物質來衡量,即使是一句問候,一次看望,對老人來講,都是一種關懷。當然,社區還可以整合資源,為老人創造多些機會,豐富生活,擴大人際交往范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