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明
任何改革都是矛盾運動的結果。順德社會綜合改革至少是三對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
首先,過度重視經濟建設與忽視社會建設之間的矛盾。
這是傳統發展模式的通行特征。作為先行、先發地區的順德,首先享受了傳統發展模式帶來成果的同時,也首先遇到了傳統發展模式帶來的弊端。現在順德一個強烈感受是“順德發展起來后的問題一點都不比未發展時少”,就是這對矛盾的典型體現。與相對發達的經濟建設相比,社會建設和農村發展相對滯后。工業化進程中積累的深層次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凸顯,社會管理改革迫在眉睫,農村改革復雜艱巨。
其次,優先工業化與優先城市化之間的矛盾。
這是順德特有的一對矛盾。改革開放以來的30余年,“依靠工業化推動城市化”是順德一條清晰可見的發展路徑。這條發展路徑使順德獲得經濟發展的多級動力,使得順德10個鎮街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這種發展路徑至少帶來了兩個后果:
一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城市發展質量有待提高,城市格局和功能有待優化,城市引領力和承載力不強;順德城市化水平相對滯后,對順德經濟轉型的瓶頸制約作用正在顯現。二是順德的鎮街既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也是社會矛盾的集中地。加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重點,必須放在鎮街。
第三,政府架構優化的相對超前與黨委政府職能轉型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
2009年9月開啟的順德大部門體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優化了政府架構。大部門體制這種特有的政府架構的基本特點是,決策中樞重在實現對政府戰略決策的領導權,相對較少的組成部門覆蓋黨委政府基本職能,綜合重大行業決策;執行機構專門化設置,提高執行效能。順德自2009年9月建立的大部門體制已經比較徹底了,相對超前的政府架構初步形成:黨政機構綜合設置上力度最大,黨政機構由原來41個減少到16個;精簡決策和管理層次幅度最大,改革后的黨政機構主要負責人分別由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和區政務委員兼任;創新運行機制步伐邁得最大,區全局性重大決策集中由“四位一體”的區聯席會議行使,區聯席會議的決策由黨政大部門集中統一執行,區紀委(區政務監察和審計局)負責對黨政大部門的工作進行紀律和績效監督。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大部門體制只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條件與基本前提。廣大百姓能否從大部門體制改革中長期獲得實惠,取決于這種特有的政府架構做什么,如何做。
與順德政府架構優化的相對超前相比,黨委政府職能轉型相對滯后。存在政府大包大攬、疲于奔命的現象,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力難以滿足轉型發展的需求。黨委政府職能轉型相對滯后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經濟職能轉變相對主動,社會職能轉變相對被動。順德20世紀90年代初的改革,基本上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行跨越,基本上實現政府經濟職能轉變的歷史性跨越,基本上在經濟職能領域實現了“裁判員”與“運動員”角色的實質性區分。正因為如此,順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縣域經濟的領跑地位。但是,政府與企業邊界清晰的同時,政府與社會的邊界卻模糊了。政府沒有充分重視社會組織的建設與發展,沒有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沒有形成政府與社會協同共治的局面。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政府沒有扮演“掌舵”角色、社會組織沒有發揮“劃槳”作用,沒有實現政府與社會的共治雙贏。以順德開展養老服務為例,目前順德區有15家養老機構,只有1家是民辦的。主要的養老服務仍以政府為主。政府要負責養老機構的發證、年審、糾紛調處和人員培訓、交流、咨詢等工作。
二是,履行政府職能的方式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目前的社會需求迫切需求建立協同政府,迫切需求黨委政府通過協同治理的方式有效履行政府職能。順德建立大部門體制只是構建了協同政府的基本硬件,還需要迅速健全建立協同政府的基本軟件。這個基本軟件就是履行政府職能的方式,就是通過優化流程來實施協同治理。
首先,實現政府與社會的協同治理。在培育健全社會組織的基礎上,黨委政府“掌舵”,社會組織“劃槳”,更好地加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
其次,實現黨委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在繼續理順部門職責的基礎上,通過流程優化來實現部門之間的橫向協同。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審批流程優化,就是實現部門之間協同審批的內在要求。
第三,實現決策與執行之間協同。決策與執行是相對而言的,但在垂直層面,下級的決策在上級看來就是執行。決策屬于資源的系統分配(一攬子分配),執行屬于資源的項目式分配。對順德來說,實現決策與執行之間的協同,關鍵在于實現區委區府與鎮街之間的協同。
整個順德社會綜合改革有三大亮點。
一是完善黨政聯動下的大部制運行架構。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重大決策和綜合性政策的制訂,區屬部門主要負責專業性政策的制訂和監督實施,逐步轉移執行職能。在執行層面,順德充分利用簡政強鎮之機,強化鎮街在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上的執行作用。推進法定機構試點,充分發揮法定機構這個更有活力的執行單元的作用,用法定機構的治理結構和運作方式改造事業單位。通過將法定機構、事業單位和鎮街作為主要執行機構,向社會轉移具體管理事務,大量減少區委區政府和區屬大部門的具體執行事務,避免疲于奔命,集中精力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其職能類似香港政府的“三司十二局”,從而將大部制改革引向深入和完善。借助社會體制改革,通過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逐步引入社會團體參加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形成協同共治的社會管理新格局。
二是政府流程再造。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龍頭,實現政府行政效率的全面提升。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行簡政放權,減少審批事項,向市場和社會轉移具體的職能事項,將政府瘦身。同時,將標準化后的具體事項終審權下放給鎮街,使鎮街具有一級終審的權力,形成區、鎮、村行政服務三級網絡、區或鎮一級審批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通過這種運作機制,提高決策質量和辦事效率。如區公安局將港澳通行證個人游的首次申請、換證、遺失補發業務試點下放到鎮街,方便群眾辦事,深受歡迎。
三是社會組織培育。順德將通過放寬社會組織的登記條件,給予政策、資金、項目、場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培育和引進更多社會組織快速成長,廣泛承接政府具體的管理服務事項;同時發揮順德行業商會協會發達的優勢,加大對他們的扶持力度,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行業管理和自律的作用;加強公民教育,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通過以上做法使“大部制、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得以建立。
這三大亮點貫穿著一條主線:放權。
完善黨政聯動下的大部制運行架構,實質是決策層向執行層放權。
政府流程再造,既包括區政府向鎮街的放權,也包括政府部門“后臺”向“前臺”的放權。這里的“前臺”指的部門行政審批權在“三集中、三到位”之后的運行場所(行政服務中心):“后臺”指的是最后擁有審批權的政府部門。
社會組織培育實際,實質是政府向社會的放權。
以上三個層次的放權,層層遞進,相互協同。從這個角度來看,順德社會體制綜合改革,既是順德大部門體制改革的升級版本,又是順德未來五年內改革的戰略規劃。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順德區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編輯:俊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