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9月20日傍晚,大良新滘社區70多歲的居民吳桂好在一份《大良醫院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協議書》上“乙方”一欄寫下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即日起,吳桂好若有身體不適,可以通過電話預約新滘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院,免費上門為自己服務。
記者了解到,近日大良醫院開展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這是繼免費送醫送藥和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后,大良醫院將服務進一步向社區延伸的又一舉措:與患者簽訂服務協議后,患者可以預約醫務人員,讓社區醫生親自上門,為特定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400多名病患將享受上門服務
社區醫生上門為患者把脈,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的。據大良醫院社區辦副主任伍惠紅介紹,受惠對象主要為該院下伸網點所在居村的低保戶、五保戶、經濟困難的長期病患者,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員,年老體弱的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經過前段時間大良部分居委會對受惠對象的摸底調查,符合條件的患者超過400人,社區醫生將根據名單逐一上門核查,在征得對方愿意的基礎上與對方簽訂服務協議,就能享受社區醫生免費上門服務。
記者留意這份協議書發現,大良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甲方,居然向受惠對象提供的服務項目多達八項,包括免費為高血壓居民和糖尿病居民提供一年一次健康體檢與血脂、血糖、胸透、心電圖檢查;免費為65歲以上常住居民提供有針對性的調養指導,養生保健等;免費提供健康宣教、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免費提供轉診、電話預約就診、專家預約會診等。
正如伍惠紅所說,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針對的不是某個病種,而是一個特定的人群,真正方便居民就醫,沒有另外收費就能有“私人醫生”。
社區醫生坦言“壓力大”
昨日下午5點左右,離下班還有半個小時,新滘社區衛生服務站護師阿菊往嘴里塞了幾塊餅干,拿起血壓計,就匆匆地趕到大良新滘社區居委會,因為當天她要和另外三名同事一起落戶,對社區醫生進家庭的服務對象進行信息核查,并簽訂服務協議。記者也跟隨他們走進社區。
對于記者來說,這樣的落戶還是新鮮事,但對于新滘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護人員來說,這是他們下班后的“家常事”。張龍告訴記者,這個月落戶七、八次了,是為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有時候是跟蹤患者的情況,近期醫院開展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于是落戶的次數就更多了,“每日正常的上班時間是7點30分,下班時間是5點30分,但經常是下班后接著上班。”而阿菊則說到,下班吃點餅干填肚子就落戶了,有時候戶數多的時候要晚上10點才能回家,壓力很大。記者了解到,新滘居委會提供的名單有四五十人,目前已經通過核查并簽訂服務協議的已有30人左右。
盡管有困難,但社區醫生仍然頂著困難上,因為“這些醫療服務真的惠及百姓,實現小病在社區解決”。自從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工作開展以來,張龍就調到社區做一名全科醫生。“在社區接觸各種病種,對自己的醫療技術、交際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但他也坦言,社區醫生進家庭的任務艱巨,工作量很大,需要犧牲私人時間去完成。
一個電話,社區醫生殷勤上門
當日,社區醫生落戶的第一戶居民是新滘社區新滘八街的吳桂好。吳桂好今年70多歲,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屬于長期病患者。好姨果然是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常客”,每走進一位醫護人員,她不僅面帶笑容熱情地和對方握手,還能準確無誤地叫出對方的名字。在經過一番寒暄后,阿菊拿出血壓計為對方量血壓,新滘衛生服務站全科醫生張龍則向對方解釋社區醫生進家庭的服務內容,好姨二話沒說,拿起筆就在“乙方”一欄寫下自己的名字。
作為一名長期病患,再加上年紀逐漸增大,有醫生上門服務,好姨說拍手掌說“好”都來不及。好姨患病20多年,幾乎每隔一天就要去一趟之前的新滘衛生所。據好姨的女兒介紹,以前衛生所離家近,走幾分鐘路程就到了,但現在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坐摩的都要5到8元,而且還要擔心路上的安全,“我們幾姐妹都要上班,不能一天到晚看著老人家,現在醫生能親自上門服務,確實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老人家也省去不少麻煩。”
杜星朋老人則說到,社區醫生的服務態度好,平易近人,不僅有問必答,詳細解釋,而且經常親自上門了解病情,這樣的服務很難得。杜星朋老人也簽訂了《大良醫院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協議書》,今后看病他就不用出門了。伍惠紅說,患者還能提前電話預約,如果醫生當時沒有患者,立馬就能上門服務。
增加人手提高待遇保證醫療質量
伍惠紅表示,大良開展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目的是為了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大病在醫院、小病在社區、康復在社區”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向,針對特定人群,切實解決看病難,真正做到惠及老百姓。“以往我們的觀念是等病人上門,社區醫院應該主動走進社區,變‘要我去服務’為‘我要去服務’,及時為行動不便、長期患病等人群提供所需的關懷和服務。”
記者了解到,新滘社區衛生服務站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醫療設備、就醫環境、醫護人員等都比之前的新滘衛生所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由于這個站并不是設在中心區域,社區居民看病需要步行一段時間。為此,大良醫院針對這個問題,社區醫生進家庭服務特意選擇新滘社區作為推廣區域,目的是為了讓服務縮短距離。
針對社區醫生壓力大,以及如何兼顧社區服務站的患者和需要上門服務的患者的需求,伍惠紅表示,目前正在與上級部門溝通,希望通過提高社區醫生的待遇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在社區衛生服務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后,將增加社區醫生的數量,分攤繁瑣的工作。
□鐘柳梅(編輯:君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