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新發展,建設新社區,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構建新體制,形成城鄉互促、共同繁榮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一)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成
1500萬畝標準農田,提高基本農田的地力和產出,確保全省300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強糧食流通和儲備體系建設,加快省外糧源基地合作開發,確保糧食安全。增強農業的生態功能,充分發揮水土保持、氣候調節、自然觀光等綜合效用。
優化農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浙北浙東沿海平原、浙中盆地丘陵、浙西北浙西南山區和沿海及島嶼四大農業區塊。創建一批高效生
態農業示范縣、示范園區,重點建設400個規模化標準化的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150萬畝設施農業基地、一批環保型畜牧業養殖場和10萬畝標準養殖塘。實施百鄉千村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成高效生態林業基地200萬畝。
提高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把傳統農業逐步提升為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力和能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高效生態農業。大力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實施“強龍興農”工程,重點培育1萬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和100萬專業農 民。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建立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市場、龍頭企業、專業農戶有機結合的貿工農一體化經濟組織體系。強化農
業科技創新,實行復種輪作、立體種養等農作制度,推進種養結合、糧經結合、糧飼牧結合和水產混養、套養、輪養。實施農機化促進工程,建立100個農業優勢產業農機化示范基地。實施種子種苗和肥藥減量增效工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行從育種、生產、加工、儲運、營銷整個產業鏈的標準化生產,強化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不斷提高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比重。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各級政府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三農”。挖掘農業增收潛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大力開拓農產品市場。健全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加快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發揮鄉村文化、養生、休閑功能,促進“農家樂”等特色旅游業加快發展。繼續完善對農民的各項直接補貼政策,擴大補貼范圍,加大補貼力度。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控制生產成本過快增長。提高農民就業能力,有效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二)建設農村新社區,努力改善農村整體面貌
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大力治理農村“散、臟、亂、差”,把傳統村落建設成為現代文明的農村新社區。優化小城鎮和村莊布局,積極穩妥地開展鄉村撤并,加快推進中心鎮、中心村建設,力爭完成20000個村莊的整治任務,建成2000個全面小康示范村,合理制定農村居民人均建設用地定額,完善農村宅基地整理復墾機制,控制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引導農民向中心鎮、中心村集聚。以生態村建設為載體,建設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實施百萬農戶生活污水凈化和沼氣工程,改善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
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建設萬村文化陣地和農村體育設施,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整合發揮“浙江農網”等信息平臺的作用,加強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實施農民健康工程。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建成千鎮連鎖超市和萬村放心店,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大力開展普法教育,鼓勵司法部門和中介機構向農民提供法律援助,改善農村治安狀況。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大抓手和十大目標
十大抓手:
1、“強龍興農”工程,農機化促進工程,農業10大科技專項,1500萬畝標準農田、400個規模化標準化的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150萬畝設施農業基地、一批環保型畜牧業養殖場和100萬畝標準養殖塘建設
2、“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
3、中心鎮培育工程
4、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鄉村康莊工程、百鄉千村興林富民示范工程
5、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萬里清水河道工程、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百萬農戶生活污水凈化和沼氣工程
6、農民健康工程
7、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農村職業教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千萬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
8、萬村文化陣地和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雙萬結對共建文明”活動
9、千鎮連鎖超市和萬村放心店工程,“浙江農網”、“百萬農戶農民信箱”等農村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10、農村綜合改革
十大目標:
1、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
2、繁榮興旺的農村經濟
3、整潔優美的農村社區
4、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
5、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6、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7、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8、民主和諧的社會管理
9、全面發展的新型農民
10、城鄉協調的發展體制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