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是不少人的最愛,然而在這個吃火鍋的黃金季節,不少小火鍋店的生意卻遠不如前。化學底料、假羊肉、假肉丸事件的出現引爆了消費者對火鍋的集體不信任。火鍋這一深受大眾喜愛的美食,為什么會成為消費者談之色變的“毒鍋”?什么樣的火鍋容易暗藏貓膩?記者近日對濟南的火鍋市場進行了走訪。
小店生意冷清不少
2010年12月31日晚7點,經十路一家大型傳統木炭火鍋店比往常更加熱鬧,大廳里50多個四人餐位全部滿座,包間也已預訂一空。“盡管化學火鍋對整個火鍋行業是個不利的消息,但對于規模比較大的火鍋店,消費者還是比較信任的。”飯店王經理自信地告訴記者。
但在山師東路一家只能容納十幾個人同時就餐的小火鍋店,生意卻冷清了不少。元旦當天晚餐時間,3個服務員聚在柜臺聊天,店內只有兩桌食客,而一個月前這里幾乎還是天天顧客盈門,拼桌排隊是常有的事。同樣,洪樓廣場附近幾家相對集中的小火鍋店生意也大不如前,正在營業的一家還掛出了“對外租門頭”的告示。
“以前覺得小火鍋店味道好,又便宜,特別適合我們這種沒有多少錢的學生。”曾經把小火鍋店當做自己“校外食堂”的山師大女生張倩告訴記者,現在自己再也不敢光顧小店了,寧肯少吃幾次火鍋,也得去家規模大些的店。
拼低價引發火鍋亂象
自2010年12月中旬以來,關于火鍋的新聞便不斷沖擊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化學火鍋里到底煮的是什么?記者近日到調味品市場上進行了一番調查。
“火鍋紅?周圍的這幾家店應該都有賣的,不過報紙上報過之后,現在他們應該都是直接賣給熟悉的店里,不怎么賣給個人吧。”在建設路一處調料品市場附近,當記者向家住附近的市民姜先生詢問調料品店的情況時,他如是說道。
在路北一家打出“本店銷售各種調料”廣告牌的調料店里,記者詢問店主有沒有能給火鍋增香一類的底料時,店主先反問記者是否自己吃,當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便回答說沒有。記者再次問道:“不是說這東西挺好賣的么,怎么沒有?”店主則有些警惕地回應了一句“你自己吃用麻醬就行了”,就不再應話。
“化學火鍋”里煮的到底是什么,消費者很難知曉。但顯而易見的是,在這些火鍋亂象背后,商家為追求利潤、招攬顧客,想方設法壓低成本成為亂象產生的直接誘因。經十路一家連鎖火鍋店郭經理舉例說,目前市場上一瓶一斤裝的辣椒精售價只需20元左右,一個火鍋只需加上一兩滴就能把食客辣得滿頭大汗,如果改放辣椒,要達到同樣的效果,要花費七八元錢。
由于相對于傳統飯店,火鍋店不需要聘請專業廚師,進入的門檻更低,近年來火鍋店數量激增。據保守估計,濟南市目前大小火鍋店數量在500家以上,而其中規模大、開業時間長的店不足50家,有品牌特色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量同質化的火鍋店遍布城市,拼價格就成了火鍋店求生存的主要途徑。
此外,由于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關于火鍋行業全國性統一標準,對火鍋底料、肉料的管理仍處于無序狀態,這也給了一些火鍋店和生產廠家鉆空子的機會。
消費者需“火眼金睛”辨真偽
面對火鍋亂象,業內人士支招,消費者要吃相對安全的火鍋,必須得有好眼力、好嗅覺和好味覺:火鍋湯底聞著異香、嘗著清淡且越煮香味越淡的,有可能添加了增香劑;為辨別羊肉的真偽,愛吃麻辣鍋的消費者最好選擇點鴛鴦鍋底,先在清湯鍋中試吃一下羊肉的味道,以免在麻辣鍋底過于濃重味道遮蓋下無法辨別;一煮就散成末狀的羊肉最好也不要吃,很有可能是碎肉凍壓切片而成……
此外,吃火鍋還不能只圖便宜。據介紹,根據香料種類、品質和分量的不同,濟南市場上的麻辣火鍋底料成本約15元到25元,白湯底料約5—15元,以一人一頓半斤羊肉和半斤青菜計算,不算人工水電,吃這樣一頓極簡火鍋的成本就大約在23—33元,消費者低于成本價格吃到的極有可能是摻有“水分”的劣質火鍋。
然而僅靠消費者的眼看、鼻聞、口嘗來辨別火鍋的真假優劣畢竟缺乏客觀準確性,花高價吃到的也不一定是真材實料,制定行業規范、填補監管空白才是讓消費者放心吃火鍋的根本。據悉,國家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于日前對全國香精生產企業生產狀況和餐飲服務行業使用添加劑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已會同相關行業協會、專家研究制定規范,加強火鍋底料的使用管理。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