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教師是學校的內部客戶
我所在掛職的迎園中學,他們的行政管理經驗,破解了我們許多正在面臨的管理難題。迎園中學在2004年開始將企業精神和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引入學校,并成功地將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運用于學校管理,以教師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創設條件讓每一位教師提升自我價值,找到屬于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實現“學校共同利益意識”,每個人都愿為學校的理念盡責。明確提出教師是學校的內部客戶,強調有了教師的滿意才可能有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
如果說迎園中學的全面質量管理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痕管理的魅力,那么,靜教院附中的課堂教學改革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張人利先生專家型校長的睿智與風采。靜教院附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有兩點:
一是用“最佳發展區理論”構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新德育”課程。張校長認為,德育工作要富有生活意義,要重視行為實踐與心靈體驗的統一。
二是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上,他拓展了上海市育才中學老校長段力佩提出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課堂教學方式,提出了后“茶館式”教學,后“茶館式”的課堂教學理念,這種課堂充分讓學生暴露學習上的問題,堅持學生會的不講,沒有固定的模式,教達到了“玩”的狀態。
反思:師資隊伍是可持續發展關鍵
上海之行使我們對“名校之名名在理念”,“名校之名名在名師”,“名校之名名在特色”三句話有了更深刻。
在學校發展和學校的管理上,大良不少學校都做過有益的嘗試,如:鳳城中學這幾年來堅持的“精細化管理”和“德育與心理一體化”的德育工作模式;一中大良學校 “體驗式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梁開中學“學生差異性”發展;南南江中學的“詩化”校園構建和實施等,但對比上海教育我們還是有差距的,今后如何引領和激發教師內在動力的文化氛圍,如何將制度管理與文化治校有機結合,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此外,順德區基本完成教育均衡協調發展,通過了省教育現代化評估驗收,但是初中的發展仍然是基礎教育的瓶頸。這說明,硬件設施的先進和完備,并不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內涵,學校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務真求實,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我認為,師資隊伍的建設仍然是關鍵。我們掛職的兩所學校教師的收入基本與我們持平,但是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卻高于我們,這就是教師文化和教師職業價值核心不同。
我們在考察學習中發現,上海學校能夠建立學校獨有的特色品牌,是因為學校都具有很大的自主發展空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管理模式屬于“宏觀調控”模式。
規劃:建立師資隊伍建設長效機制
要學習迎園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將學校特色文化建設落實到位。我們要汲取、整合順德發展歷程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勤勞、樸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激發教師發展的內驅力,構建和諧的鳳中學校文化氛圍。
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出要辦“學生喜愛、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學校,但我們忽略了內部客戶的需要——“教師的幸福感”,所以效果不理想。如何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我們要認真學習 “快樂迎中人,和諧新團隊”的辦學愿景打造,從關注教師發展的心理需要、生活需要入手,激發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師資隊伍建設和發展的長效機制。學校工會已經行動起來,將中斷的教師太極運動、課間集體舞活動恢復起來,成立教師文化社團,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
(劉胤波:鳳城中學校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