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利榮聰) 近日,大良一市民參與了購機送機的“優惠”活動,卻不慎陷入“退機難”局面。由于該名消費者與商家簽訂了2年的捆綁消費協議且已生效,盡管大良消委分會介入協商,但仍然不能提前終止協議,撤銷手機號碼。
原來,上述市民此前在某店鋪購買手機時商家表示可以贈送另外一臺手機,但需開通一個手機號碼,而且兩年內不能銷號,若使用一個月后停止使用則不會產生費用。為此,該市民接受開通手機號的做法,簽訂某運營商的開卡協議。
不過,后來,上述市民停止使用手機號后,但收到了運營商催繳欠費的通知,于是市民向商家反映問題,表示愿意退回贈送的手機,希望撤銷欠費和號碼。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接訴后,大良消委分會工作人員立即聯系商家了解情況,商家表示市民所說基本屬實,但拒絕承認說過類似“若使用一個月后停止使用則不會產生費用”的承諾,并聲稱協議上已說明清楚,贈送的手機為運營商的捆綁機,兩年內不得銷號,故不能答應市民的要求。
市民表示當時沒有仔細看清協議條款,且沒有關于商家說過停止使用則不產生費用的相關記錄,而市民亦與運營商溝通過,對方表示由于已簽訂協議,不能隨便銷號需按照協議來操作。對此,大良消委分會工作人員指出,由于協議已生效且無其他相關證明,所以上述雙方未能協商成功。
事實上,上述的消費糾紛完全可以避免,為此,大良消委會特別為廣大消費者獻上5個小tips,幫助市民解決類似情況:
一、面對有附帶條件的贈品,消費者應多了解使用規則,分析商家的宣傳手法,辨別清楚究竟是贈品還是捆綁銷售,避免掉下消費陷阱;
二、對于需要簽字的協議,消費者應仔細查看相關條款,特別是與自身有利害關系的內容,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應要求商家予以說明;
三、協議中未提及商家反映的情況,應馬上與商家溝通并要求指出或注明,若商家拒絕添加條款,消費者應衡量是否繼續交易,避免糾紛的出現;
四、商家的經營手段多種多樣,若出現上述有三方介入的協議,消費者最好亦與第三方溝通清楚協議內容,避免商家故意隱瞞信息的情況;
五、保存好相關交易憑據,為日后維權提供依據。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