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亨精彩講座獲得同學們紛紛點贊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建華) 昨日(10月12日),龍江鎮里海中學愛好文學的學生們可高興了!因為龍江邀請到了著名作家譚元亨來到學校給學生授課,譚元亨還特別贈送了120本書籍作為禮物。龍江鎮宣傳文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路明特別致謝譚元亨教授回報家鄉之舉。
昨日下午,“心系桑梓 嘉惠學林”譚元亨教授里海中學贈書儀式暨文學專題講座成功舉行。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譚元亨是龍江南坑人,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獲獎無數,其中《抓來的老師》獲全國新時期優秀少兒文藝讀物一等獎。
懷著感恩家鄉、回報家鄉的情懷,譚元亨一直為順德作出貢獻。今年9月24日,譚元亨文學館在順德圖書館正式開館,期間,譚元亨說,家鄉對他的認可比他獲大獎都讓他更高興。(詳見《譚元亨文學館開館,期待下一個順德“好故事”》)
譚元亨在講座中分享了很多干貨,重點圍繞如何才能寫出豐富、有靈性的佳作進行授課。譚元亨強調,作品來自于人生經歷、閱歷、閱讀、感悟等,要懂得感恩生活,無論是美好的生活,還是曲折的經歷,同時要細膩地感受生活。
“知青下鄉的時候,我下鄉種田、當水泥工、背木頭等,也當小學老師、中學老師。我寫的《園丁之歌》在文革時期被當作反革命作品,因此而坐牢,有了曲折的人生。但正因為我經歷了這些,我才有了深刻的體會,豐富了我的感悟。所以要感恩生活帶來的一切,”譚元亨說,“我還特別感謝我的初中老師,總是夸贊我作文寫得好,鼓勵我,因此我也總是想著要一次比一次更好,讓老師高興。”
同學們抓住機會,積極爭搶著提問
但是,現代青年少有曲折人生,該如何才能寫出打動人心、內容豐富的佳作呢?譚元亨也給出了三大招數!
譚元亨介紹說,第一招還是要感恩生活、對生活有細致的觀察,例如,同樣是樹與大海,甘肅地區的人和順德人看見的感覺就會不一樣,不要想著一切都很平常不去觀察。
第二招便是立志要行萬里路。譚元亨稱,俗話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要去體驗不同地方的一切,從而有更多閱歷和感悟,從而能有更多聯想。
第三招則是讀更多的書,即通過書籍,打開更廣闊的世界,了解科學知識,了解歷史文化,甚至當代其他地區人們的生活情形
譚元亨強調,要想寫出好的作品,就要讓心靈豐富起來!最后,譚元亨還向同學們推薦書籍,解答同學們的問題,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回應,其中,一位同學代表更是上臺表達對譚元亨老師的感謝,并稱收獲良多的同時對譚元亨老師不忘家鄉的情懷感到敬佩。
■作家名片
譚元亨,1948年出生,廣東順德龍江南坑人。
1964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湘潭市京劇團專業編劇,湘潭市作協副主席,湖南省作協專業作家,廣州師范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譚元亨在中國傳統文化、客家學、廣府學、現當代文學、美學等領域,均頗有建樹,被譽為“大雙棲”(教學與研究)與“小雙棲”(理論與創作),“游刃有余”。譚元亨長期任職高等教育,培養了博士、碩士數以十計,在文史哲工多個領域上也頗有成就,既是廣府學大家,其《廣府人史綱》被列入廣東省 “理論粵軍”學術精品文庫;又是客家學大家,被海內外譽為“前有羅香林,后有譚元亨”。
譚元亨的文學創作超過了半個世紀,是《園丁之歌》的原作者。200萬言的《客家魂》搭起了“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的精神橋梁”,由他作品所改編的長篇電視劇《客家女》在兩岸熱播。反映順德改革開放的長篇小說《正道滄桑》繼承草明的《乘風破浪》工業題材的優秀傳統,大氣磅礴,由該書改編的長篇電視劇《正道滄桑》獲得了全國性獎項。他的知青文學、兒童文學,亦獨樹一幟,擁有廣大的讀者,其文學作品更有上百部之多,已改編拍攝成影視作品的亦超過200集。
作為十三行行商的后人,他研究十三行有20余年,出版上十種研究著作,此次譚元亨文學館開館,更推出其六卷本的《十三行世家》,可謂理論與創作相映成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