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容桂街道通過集團化辦學、社會組織參與管理、課程改革、加大投入提升轄區(qū)內學校的軟硬件,推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步伐,不斷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致力于打造珠江西岸優(yōu)質教育高地。
即日起,容桂街道教育局攜手順德城市網(wǎng)推出系列報道,從關注教師隊伍建設、集團化辦學、課程建設、師德建設、家校教育、硬件提升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容桂教育特色和重點工作,生動體現(xiàn)容桂打造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舉措和成效,構建容桂城市發(fā)展新優(yōu)勢。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在家是一個人的媽媽;而在幼兒園,她們是一群人的媽媽。她們是幼兒園教師,劉曉英和陳廣秀便是其中之一,她們在這個崗位上默默耕耘二十余年,給予了無數(shù)孩子愛與溫暖,而她們也成了孩子們心中的“老師媽媽”。
■名師檔案
姓名:劉曉英
所在學校:新亞加達中英文幼兒園
教學經歷:1996年從江門幼兒師范學校畢業(yè),從事幼教工作22年,目前在新亞加達中英文幼兒園擔任園級家長教師委員會副主任、年級級長,并一直擔任班主任
劉曉英組織孩子晨聊
在采訪前,了解到劉曉英老師從事幼教工作已經22年,心想劉老師應該約莫四十來歲。然而,初次見到劉曉英,便覺得她與實際年齡看起來年輕不少,交談時她臉上一直帶著笑容,更覺可親。隨著采訪的深入,城網(wǎng)君才發(fā)現(xiàn),讓劉曉英老師青春常駐的良方不是護膚品、不是化妝品、更不是玻尿酸,而是她班上的一群小天使們。
22年前,劉曉英正值桃李年華,帶著一顆“想要做名好老師”的初心,走出了江門幼兒師范學校的大門,來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而這一來就是22年。“幼師是一份幸福感高的職業(yè),只要真心愛孩子,孩子便會用單純的愛當作回饋,并且這種愛是毫無保留的。”劉曉英表示,正是因為孩子們的依戀與愛,家長們的信賴,讓她一直堅持至今。
在采訪過程中,城網(wǎng)君了解到這樣一個案例:寧寧剛在開學初期都處于不言不語、不吃不喝狀態(tài),因為她的嘴唇上有一塊明顯的黑色胎記。“孩子的內心很在意這塊胎記,察覺到自己與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選擇了封閉自己。”劉曉英告訴城網(wǎng)君,孩子需要等待,唯有讓孩子感受到被真心接納和喜愛,才能讓她敞開心扉。
劉曉英在對孩子進行小組教學
于是劉曉英開始每天單獨抽出一部分時間與她聊天、擁抱她、鼓勵她,和她一起玩她喜歡的玩具,給她講繪本里的小故事。“起初那段時間都得不到寧寧的回應,堅持了好久,忽然有一天她開口和我說話了。那時我就知道寧寧是打心里接受我了,真是既高興又激動。”劉曉英表示,如今的寧寧不僅交上了幾個好朋友,還每天積極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臉上每天都帶著笑容。
“前段時間我們家里計劃去香港玩,寧寧還說要帶上英子老師一起。”’寧寧的爸爸開心地說著,言語間都是對劉曉英的感激與信賴。事實上,劉曉英一直很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在她看來,幼兒要想獲得好的發(fā)展,除了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育外,其家庭教育影響更是重之又重。
因此,在課外時間,劉曉英時常通過約談、家訪等形式,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耐心聽取家長意見,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專業(yè)建議。多年來劉曉英一直以良好的專業(yè)形象和專業(yè)素質在幫助和改變家長的育兒觀念和教養(yǎng)方式,并積極建設家委團隊,充分發(fā)揮家長們的職能,引領帶動整個家長團隊,為孩子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將班級、年級的親子活動、家教沙龍開展的有聲有色。
用家長的話來說劉曉英不僅是孩子的“知心老師”,還是她們的“知心大姐”。
■名師檔案
姓名:陳廣秀
所在學校:順德區(qū)容桂街道蓓蕾幼兒園
教學經歷:1994年7月畢業(yè)于華南師范大學,從事幼教工作23年,目前是順德區(qū)容桂街道蓓蕾幼兒園的一名特教老師
陳廣秀在與孩子玩多米諾游戲,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陳廣秀從事幼教工作已快23個年頭,其中擔任普通班的班主任工作20年,擔任特殊班的班主任工作接近三年。“我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和活潑靈動,看著孩子的笑容,自己也會特別開心,和孩子待在一起讓我感覺很快樂,這也是我選擇幼教職業(yè)的初衷。”
陳廣秀認為,教師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做到真正地欣賞孩子。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她非常注意觀察幼兒的個性特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他們的內心,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是她始終如一的追求。
陳廣秀告訴城網(wǎng)君,在每日教學活動中她都讓自己“兒童化”,以求拉近和孩子的距離,給予孩子微笑、寬容與耐心,對孩子多一些柔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啟發(fā),少一些灌輸,讓孩子默認自己是他們的大同伴,讓孩子既認定她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她當作好朋友。
2015年9月,陳廣秀所在的幼兒園嘗試開展特殊兒童學前融合教育工作,她也被園長分配在這個崗位,然而,在普通幼師崗位待了20年的她卻毫無特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當她了解到很大一部分特殊孩子都無法得到相應的學習機會,只能滯留在家時,她決定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這些孩子。
可一開始,陳廣秀便遇到了挫折。當她想讓孩子大聲地發(fā)出一個“a音”時,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示范10次、20次、30次,孩子還是毫無反應。沒有捷徑,唯有拼命學習專業(yè)知識,白天要上班,陳廣秀就利用晚上下班時間學習運動康復訓練的技術、跟崗聽課、到圖書館查閱文獻,了解自閉癥孩子的特征及教學方法,還參加了省、市、區(qū)組織的培訓活動,學習特殊幼兒個別化教學和自閉癥ABA訓練方法,不斷提升專業(yè)知識技能。
小組融合體能課,訓練孩子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
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陳廣秀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選擇采取冷靜,接納的心態(tài)來對待,并積極尋找產生問題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如今,陳廣秀帶過的三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病情已得到改善,并在普通小學就讀。而陳廣秀為了更好的總結教育教學方法,積累特教經驗,把自己的教學經歷撰寫成了教育日記和教育案例,其中《自閉癥幼兒語言障礙教育案例》獲佛山市“幼兒園一日活動”案例評選特等獎。由于特教工作扎實有成效,2017年還獲評為順德區(qū)師德先進個人。
良好的教育離不開家園的配合,特殊孩子教育的成功更有賴于家長、幼兒園、老師和專業(yè)人員等多方配合。因此,陳廣秀經常與陪讀家長進行溝通,內容包括幼兒近期的表現(xiàn)、進步的點滴、興趣愛好、存在問題及今后需要相互配合的地方等;積極組織家長參與多種公益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關愛自閉癥群體,為自閉癥兒童募捐善款,奉獻愛心,支持特殊教育。
就是這樣,陳廣秀通過一點一滴的工作積累,贏得了家長的支持,同事的稱贊,成功從一名普通幼教轉化為一名優(yōu)秀的特殊教育老師,并在特教崗位上越走越通暢,越做越起勁。(潘美穎、胡文輝)
■容桂教育系列報道
順德城市網(wǎng)(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wǎng)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wǎng)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wǎng)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wǎng)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wǎng)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wǎng)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順德城市網(wǎng)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ICP證):粵ICP備13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