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村史、村志是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歷史傳統(tǒng)的重要方式和載體,承擔著資政育人、保存史料、提供借鑒的重要功能,是弘揚鄉(xiāng)土氣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為推進樂從鎮(zhèn)村史、村志修編工作,特制訂本扶持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客觀地反映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的歷史與現(xiàn)狀,使修編的村史、村志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和專業(yè)性。提倡有條件的村(社區(qū))都啟動修編村史、村志的工作,通過完整地記錄保存農村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記述傳統(tǒng)村落的歷史演變,為后人留下真實的記載,增強鄉(xiāng)土情結,更好地為全鎮(zhèn)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服務。
二、工作要求
(一)總體要求。
修編村史、村志的總體要求是樹立精品意識,系統(tǒng)、翔實記述鄉(xiāng)村的發(fā)展歷程、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切實做到觀點正確、體例嚴謹、內容全面、資料翔實、特色鮮明、記述準確、文字精煉、印制規(guī)范,提倡在遵循標準的前提下不斷創(chuàng)新。
(1)資料上,要豐富多樣,運用文字、口述、實物等資料;要真實準確。資料須經過鑒別、考證,如人名、地名、時間、數據、圖表、引文等史料務必考核清楚,必要時應注明其出處;要全面系統(tǒng)。反映事物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資料連貫完整,人、事、物,時間、地點、過程等要素齊備;要注重運用第一手資料和原始資料,重要資料來源注明出處,有歧義但不可或缺的資料,可一并收錄;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重要史實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記述與中共中央有關決議、決定精神相一致。
(2)內容上,要記述完整,橫不缺要項,縱不斷主線;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記述有深度。堅持詳今略古,重點記述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變化和發(fā)展成就。突出個性特點,避免千篇一律。鼓勵創(chuàng)新,對于歷史特性、時代特點、地方特色等個性內容的記述,可以適當打破常規(guī)。
(3)行文上,要嚴謹樸實、簡潔流暢。杜絕假話、大話、空話和套話,做到言之有物,言必有據,實事求是,準確清晰;適當使用口語、方言、土語、俗語。不同時期的國家、團體、機構 、職務等名稱,均以當時為準,不用今稱。歷史朝代名稱,一律使用規(guī)范的通稱,以新版《辭海》附錄的《中國歷史紀年表》為準;涉港澳臺用語,以國家有關規(guī)定為準。
(二)修編村史的具體要求。
村史是以行政村(社區(qū))為單位記述其發(fā)展沿變情況的史志性文體。村史記載的內容包括村名由來、地理環(huán)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風民俗、宗族姓氏、古今人物和大事記等。以記載村(社區(qū))域范圍內的微觀資料為主,以時間前后為脈絡,將村(社區(qū))各個時期的主要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串聯(lián)起來,并重點突出村(社區(qū))的特點和特色。在體裁運用、篇目設計、資料選擇等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以求達到執(zhí)簡馭繁、文約事豐、易于閱讀的效果。
(三)修編村志的具體要求。
史遠而志近,隔代修史,當代修志。村志要以微觀記述為主,記事、記人、記物要盡量具體、詳細、深入,將農村多姿多彩的面貌呈現(xiàn)出來。村志主要記載村(社區(qū))情況、村(居)民生活、家譜世系等內容,應包含序、編輯說明、篇目、概述、大事記、正文、附錄、編后記等部分。注重記載本村特有的事物,并對所記內容的來龍去脈、發(fā)展過程及結果深入記載。各村(社區(qū))的應根據實際確定應詳細記錄的、有特色的內容。
三、保障措施
編史修志是一件時間跨度長、涉及領域廣的浩繁工作, 各村(社區(qū))必須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分工,加大宣傳力度,扎扎實實完成修編工作的各項任務。
(一)加強領導。確立以“宣辦牽頭,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中心文史研究項目組配合,村(社區(qū))實施”的工作機制。各村(社區(qū))分管兩委擔任組長,負責領導本村的修編工作。
(二)人員保障。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中心文史研究項目組負責組織相關專家、學者組成修編指導組。各村(社區(qū))需加強修編隊伍的建設,選派責任心強、熟悉村情、文字過硬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組織和動員專家學者、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以及知情人、當事者、長者等參與編修工作。
(三)經費扶持。對完成村史或村志修編工作并通過驗收的村(社區(qū)),一次性劃撥5萬元扶持經費。為做好資金預算,有修編村史、村志計劃的村(社區(qū))需提前報至我辦。
(四)工作流程。1、由村(社區(qū))自行對稿件進行初審;2、交由鎮(zhèn)宣辦復審;3、通過復審后,由村(社區(qū))征求村民意見,進一步認真梳理、修正和完善,形成終審稿;4、終審稿報鎮(zhèn)宣辦審核確認后方可出版發(fā)行;5、由鎮(zhèn)宣辦對通過審核的村(社區(qū))劃撥扶持資金。
(五)資金管理。扶持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主要用于編印村(居)史資料收集、整理、編輯、策劃、印制,不得挪作他用;村(社區(qū))應提交項目申請、編制計劃、設計、合同等有效資料進行申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