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易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緣起戰“疫”詩會,一首《春天的蝴蝶》讓我認識了作者金保春和朗誦者袁慧珺,也認識了更多大良百姓藝術團的老師們。
詩歌朗誦、群口快板……疫情當前,作為一支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群眾社會文藝團體,他們用自己的的方式貢獻著一份力量。
金保春是陜西人,2010年退休后來到順德,順德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說,他希望用自己的筆,能夠貢獻一份力量,為人們帶來美麗和希望。
袁慧珺是江西人,2009年來到順德后,她深深愛上了這里。她說,支持抗疫工作,該發聲時一定要發聲。
在這次采訪中,我還認識了大良百姓藝術團團長高殿國,今年79歲高齡的他,在疫情當期,積極動員全體團員進行線上創作。他說,百姓藝術團成立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發揮余熱為人民服務,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生命的熱忱和對順德的熱愛。
在推出“【戰疫詩會視頻】大良百姓藝術團用詩歌送上南方的掛牽”報道后不久,高老師再一次聯系了我。他說,我們團最近創作了一個群口快板,看看你有沒有興趣過來采訪。我說,必須有。
在艷陽高照下,我與高老師第一次在線下碰面。天氣有點熱,高老師帶著他的四位搭檔戴著口罩在室外排練群口快板,不一會兒,額頭便流下汗水。“這里不行,再來一次。”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他指導著幾個搭檔反復排練。
“看到作品很激動”、“為一線的英雄加油”、“我們有信心排練好”、“希望貢獻一份力量”……群口快板的四名演員分別來自湖南、江西、貴州等地,既有在順德扎根30余年的,也有近幾年退休后才來順德的,相同的是,他們都對順德充滿著感情。在他們的話語中,同樣充滿著對生命的熱忱和對順德的熱愛。
事實上,近段時間,我們發起順德戰“疫”詩會以來,得到了眾多詩歌愛好者的踴躍參與。其中,還有不少優秀的原創詩歌作品。二年級學生鄧博洋說:假如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四年級學生尹嘉亮說:我看到了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廣州大學老師陳楚敏帶著學生胡丹、林婳婳說:戰疫征程路漫漫,眾志成城破萬難。
疫情當前顯真情,這一份份深情,更是讓人深受鼓舞。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壽命的長短,關鍵是它的寬度以及我們的態度。讓我們一起攜手共舞,傳遞真情,同心戰疫!
★系列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