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辛丑開年第一展,“光輝歷程·小康敘事——佛山市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術巡回展”順德站在北滘鎮文化中心展覽廳舉行,展覽時間持續至3月5日。
光輝歷程·小康敘事——佛山市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術作品展”在北滘舉行
100件美術作品展出,傳承與創新并存
據了解,本次展覽前期共收到來自各地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漆畫、綜合材料等投稿作品637件,在專家組的嚴格評審下,最終遴選出100件參展作品。入選本次展覽的作品思想精深、技藝精湛,時代氣息強烈,是一批展現佛山當代美術創作實力的精品力作。作品包括中國畫31件,油畫14件,版畫13件,雕塑27件,水彩6件,水粉1件,綜合材料1件,漆畫6件,連環畫1件,其中多件作品為2020年度佛山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雕塑作品
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形式新穎。不同題材多元統一,從各個角度深刻地反映了新時期以來佛山以及大灣區建設發展的蓬勃場景,生動描繪了佛山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精神風采。有的作品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詮釋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中的佛山溫度,也有抒寫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山綠水、嶺南的民俗風情……
《小鎮看大戲》
從表現手法上看,傳承與創新并存,藝術家在作品精神品質和語言品質上都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其中既有以現實主義為主的創作,又不乏浪漫主義的寫意描繪,既有注重從傳統繪畫中汲取養分,也借鑒了各種跨媒介的現代元素,在作品敘事與藝術審美達到有機結合。
手繪城市記憶,見證美好生活
順德文化記憶,發展歷程在順德本土畫家作品《深港之夢》、《流光若夢》、《小康之城》、《沃土甜風》、《小鎮看大戲》等作品中一一呈現。《在那鮮花盛開的村莊》作者盧衛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北滘鎮黃龍村以“黨建+產業結構調整”為導向,黨建關注弱勢群體生活,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帶領村民實現共同,從而改變落后現狀的過程。
何婉薇作品《沃土甜風》
“我的家鄉順德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甘蔗是其中之一。”廣東省美協中國畫學會理事、佛山市美協主席團成員、順德區美協副主席何婉薇以一幅工筆畫作品《沃土甜風》描繪順德水鄉文化的記憶。何婉薇童年居住在順德河涌邊,對面是順德糖廠,因此每到甘蔗收成的季節她都能看到甘蔗。她喜歡甘蔗這個水鄉特有的意象及其線條優美的、長長的甘蔗葉,因此也在自己畫室的樓頂上種了幾棵,并常常對著進行寫生。《沃土甜風》也曾入選過國家級展覽,何婉薇說這給了她極大的鼓勵,讓她一直在探索水鄉畫等題材的創作。
何婉薇寫生的甘蔗景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入選展覽的作者除了本土藝術家之外,還吸引了如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畫院、陜西省雕塑院、廣州畫院等一系列專業美術單位的專業藝術家參與。另一方面,參展藝術家年齡跨度長達半個世紀,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年僅20歲。作為中國新時期以來偉大成就的見證者與親歷者,他們都以飽滿的創作激情,深厚的藝術造詣深扎于現實生活,去記錄、書寫、謳歌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雕塑作品《山山傳情》
在新時期的春風中,藝術家們已將對創作的藝術性追求,對這個偉大時代最真切而熾熱的情感,融合并升華為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與構建之中。(梁碧柔)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