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偶爾有不舒服,我們都會到醫院找醫生尋求治療,但順德有這樣一位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業,對自己的身體問題“一拖再拖”,令她沒想到的是,問題越來越糟糕……
譚女士(化名)今年40歲,是一名小學教師。去年年底,她在洗澡時發現自己右側乳房有一個小腫塊。因為腫塊無痛無癢,譚女士對自己的身體并未太在意,結果到了今年4月份,腫塊已經有鴿子蛋大小。
后來,腫塊越長越快,譚女士表示,有時睡完覺就覺得腫瘤又大了一圈。此時譚女士開始意識到這個情況不對勁,但是她并沒有重視,同時也不想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病情一拖再拖。
好不容易到了暑假,7月中旬,譚女士終于來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乳腺外科就診。乳腺外科主任曾偉立即給譚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譚女士右側乳房被一個巨大腫瘤占據,如同一個皮球大小,表面凹凸不平,形狀不規則,腫物表面皮膚血管充盈、曲張,血運非常豐富。
超聲結果
曾偉立即為譚女士安排住院,并親自主刀為她實施右側乳房巨大腫瘤切除術加全乳切除術。手術歷時2個小時,切除了約16cmx15cmx13cm的巨大的乳腺腫物,稱重達4斤。
曾偉介紹,譚女士患的是乳腺葉狀腫瘤,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低的纖維上皮源性腫瘤,僅占所有乳腺腫瘤的約0.9%,多發于40-50歲左右的女性。因為它的存在既沒有疼痛,又不會影響生活,所以時常被人忽視。
據了解,乳腺葉狀腫瘤雖有良性、交界性及惡性之分,但由于腫瘤生長迅速,加之腫瘤易于復發,因此手術是首選。
術后譚女士恢復良好,復查各項指標基本正常。幸運的是,乳腺葉狀腫瘤腫瘤生長的快慢和良惡性關系不大,譚女士切除后活檢也顯示腫瘤為良性,術后1周就出院了,卸下這個巨型“包袱”。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像譚女士一樣幸運。曾偉主任提醒,目前,乳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全球每年大概都有168萬新增患者,每年死于乳腺癌的患者也有50多萬,而乳腺腫瘤最常見臨床表現為局部無痛性腫塊,因此女性朋友不要有僥幸心理,每年都應該定期體檢篩查,一旦發現乳房腫瘤的蛛絲馬跡,包括皮膚的發紅濕疹、橘皮樣改變、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乳腺科就診。
編輯:楊麗鶯
來源: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