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聯圍治水陳村試點工程啟動在即,作為陳村“南大門”的南涌社區,將迎來怎樣的重要發展機遇?
南涌,位于陳村鎮最南端的社區,目前約有2.5萬人口在此居住生活。從這里出發,無論是通過105國道、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都能與相鄰的番禺、北滘快速接駁,到達廣州南站只需10分鐘。
歷史上的南涌,曾因為優厚的水路交通樞紐地位而成為遠近聞名的農副產品貿易集散地,擁有發達的碼頭經濟及文化。當時甚至流傳著“廣州米價看陳村,陳村米價看南涌”的說法。
俯瞰陳村鎮的“南大門”——南涌社區 。
水環境亟需系統、長效治理
上世紀90年代前后,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南涌迎來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期,大量工廠、餐飲店面嶄露頭角,逐漸擴張。與之相應的就業機遇也吸引到了大批工人來此打拼。一時間,南涌廠房、工人宿舍及民宅、商鋪林立,部分河涌被侵占填埋或改為暗涵,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污水直排入涌,經濟繁榮背后的水污染問題開始浮現,制約本地發展升級。
南涌社區外臨潭洲水道及陳村涌,內有南一涌、官當涌和陳村河三條河流經。據南涌社區黨委書記盧達潮介紹,近些年,南涌清騰涉水違建、搬遷堤外有涉洪風險的廠房、住宅,打造以陳村四季公園為代表的濱水公共空間,為市民提供了與水相親的休閑去處。同時,為改變原先歷史遺留的水污染狀況,南涌加強對工業污水排放的監管,鋪設截污管網,清除河涌底泥,以期提升水質。
但由于之前長期、大面積對水環境的污染破壞,僅靠對部分河涌段的臨時整治,水環境已無法維持長時間的、較為徹底的改變。以南一涌為例,該河涌除暗涵段之外的部分已完成截污改造,去年還進行過河道清淤,但目前河水仍存在返黑返臭現象。
“更讓人揪心的是,前期社區進行截污改造時,因為設計施工前缺乏較為系統和全面的摸查環節,某些新建管網不但未能達到預期截污效果,反而加重了水浸街等問題。”盧書記有些沉重地說道,“這些經驗教訓讓我們認識到,治水不能越治問題越大,一定要對癥、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南涌需要的,是系統、全面的長效治水模式。”
陳村四季公園。
聯圍治水將推動南涌水環境大幅提升
9月30日,順德聯圍治水試點工程即將在陳村鎮啟動,該工程是在“以水興城”戰略指導下,以聯圍劃分治理單元,由區、鎮、村三級聯合推動的系統治水工程。
自2021年底起,陳村已通過大兵團、地毯式摸查掌握全鎮污水廠站、管網、河涌及排口、污染源、人口經濟分布五大方面的信息,并形成“一張圖”及數據分析模型。
聯圍治水模式,相比之前的“零敲碎打”,更科學、更系統,摸查數據更加完備,從“水環境整治”及“水污染防治”兩個方向著手,對圍內的河岸、河道、管網、閘口等進行全方位治理。“聯圍治水在南涌涉及截污改造、雨污分流、暗涵整治、市政管網建設、水生態保護及景觀提升等內容,將有力推動社區水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盧書記介紹道。除此之外,南涌還將在污水治理相關工程完畢后對幾條內涌河岸進行景觀重塑,滿足居民的親水需求。
同時,工程越系統越需要認真對待。盧書記強調道,“雖然有前期的細致摸查設計,但具體施工不容得半點馬虎,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多加核對,確保不出錯、不重復施工。”
“以水興城”戰略激活南涌特色“水經濟”
盧書記認為,以聯圍治水為代表的“以水興城”戰略實施項目將為南涌帶來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南涌有深厚的水鄉歷史底蘊,碼頭文化尤其令人自豪。近年來,南涌以千禧坊及各類私房菜為代表的特色商業已初成氣候。如果水環境能夠得到更徹底的提升,南涌的“水經濟”將得到更大程度釋放。
“我們餐廳去年11月于南涌開業,就是看重周邊豐富的水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想要通過榕樹、池塘、亭臺樓閣等景觀打造原汁原味的嶺南水鄉風情。同時,在傳統順德菜基礎上進行西式創新,讓來客感受水景與美食、中與西的奇妙融合。”花街72號餐廳總經理黎敏介紹道。
“如果南涌能夠利用河岸線將陳村花卉、歷史元素以公共藝術等形式充分展現,與特色商業有機結合,那么南涌的碼頭文化將被重新打撈、激活,水就會成為未來南涌社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南涌也將從陳村的交通‘南大門’,升級成為陳村展示自身獨特魅力的生態、文旅‘南大門’。”盧書記期待地說道。
編輯:袁永
通訊員:陳樹忠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