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收治了一名從院外轉送入院的誤服下水道疏通劑的患兒。
患兒小柔(化名)今年9歲多,家中無人時誤將管道疏通劑放入口中食用。家長回到家后見狀,立即用清水為孩子沖洗口腔并給予孩子大量的水飲用。
沒想到,疏通劑遇水后在小柔的口腔內引起強烈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熱量,強堿性物質嚴重灼傷了小柔的皮膚及黏膜,在小柔的口腔內引起了嚴重的腐蝕。
小柔家長馬上把孩子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治療,當地醫院醫護人員根據小柔的情況進行了相應的對癥處置,并聯系請求轉院進行進一步處理。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童急診派出救護車到當地醫院把小柔接入院,入院后經過處理,再進一步送至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進一步救治。
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黃榆生醫生回憶,當時見到孩子時,可以看到她的口腔黏膜已經被嚴重灼傷,而且孩子也出現了明顯的嘴唇及口腔黏膜腫脹,消化道也因接觸到管道疏通劑而腐蝕出血。
所幸,小柔及時送院處理,目前病情穩定。
管道疏通劑作為腐蝕性物品,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局部損傷,還會造成全身損傷:
局部傷害:主要是對口腔、消化道黏膜、呼吸道的灼傷,該患者由于誤服的量比較大,后期又喝水加重了病情,對消化道深層平滑肌造成了損傷,日后可能形成疤痕,造成食管狹窄;
全身傷害:該化學制劑會嚴重破壞人體的酸堿平衡,造成肝腎功能損傷。
兒童急診科主任彭流泉提醒廣大家長 下水道疏通劑是一種強堿化學制劑,它能把下水道內的雜物、頭發溶解掉,具有強腐蝕性。此時,如果用清水沖洗傷口,會導致氫氧化物遇水后加快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孩子的受傷程度。 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誤服強酸或強堿類物品,切勿洗胃催吐,催吐洗胃會使強堿類物品接觸水后釋放大量熱量,加重灼傷口咽部,甚至氣道、食道、胃腸道黏膜等,甚至出現穿孔等嚴重情況。 一旦發現孩子不慎吞服,可以用牛奶、蛋清等沖洗傷口,然后立刻到醫院就診。 家長一定要謹慎,不要將藥品、化學制劑等物品放到孩子能觸碰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誤食。另外,當出現孩子誤食危險物品時,家長可以帶著物品或記清物品詳情,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進行對癥救治。 孩子(特別是有認知障礙的孩子)是誤食藥物及化學制劑的高危人群。如果家中有兒童,那么無論是藥品還是管道疏通劑、清潔劑之類的化學物品,都應當擰緊包裝蓋,放到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此外,建議成年人盡量不要在兒童面前吃藥,以免孩子模仿。
編輯:羅小梅
來源: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