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
收治了一名從外院轉送的
才僅僅8天大的“小黃人”
到院時已被下病危通知書
確診為重癥高膽紅素血癥
需要馬上搶救,全身換血
4月13日晚深夜將近凌晨,救護車急促的聲音穿破寧靜的街道,出生僅有8天的小患兒曉曉(化名)被緊急送往我院新生兒科。
小小的身軀躺在保溫箱內,全身皮膚呈橘皮黃色狀,殊不知他已經站上了生死線的邊緣,送院時曉曉體內的膽紅素高達576umol/L。
曉曉在剛出生2天后,他的父母就發現,他的皮膚和其他小嬰兒不一樣,看起來更黃。父母以為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觀察了6天后,發現孩子的皮膚比原來的更黃,更嚴重。
于是,曉曉的父母把孩子帶到了所屬鎮街醫院進行就醫。在鎮街醫院進行了藍光治療,并同步進行了相關的治療無果,當地醫院通過孩子的各項監測數據發現,曉曉的情況并不樂觀,于是聯系我院新生兒科進行轉院治療。
當晚凌晨,進行了緊急轉院處理。醫院接到曉曉后,醫生對曉曉進行了體查、各項檢查后發現,曉曉的情況不容樂觀,最終確診為重癥高膽紅素血癥,需要馬上進行搶救,否則孩子將會有生命危險。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生根據曉曉的病情,向家長開出了病危通知,并告知他們,孩子需要馬上進行新生兒換血術處理。
面對孩子生命垂危的情況,曉曉的父母并沒有絲毫猶豫,他們選擇了不放棄,并充分相信我院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在《新生兒換血術同意書》上簽上了字。
隨即,醫護團隊第一時間投入了大搶救。新生兒科護士爭分奪秒地為寶寶留置動、靜脈留置針,由于寶寶的皮膚太黃,難以找到血管,所以留置針的穿刺也極具難度,但新生兒科護士們憑借熟練的經驗,臨危不懼,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所有步驟一氣呵成,動、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成功,為換血術留下了最關鍵的“救命通道”。
新鮮的血液帶著父母的愛和醫護人員的堅定仿佛化成生命的源泉,緩緩地輸注到寶寶弱小的身體里,而動脈留置針流出了寶寶廢棄的血液。
換血術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同時,患兒的膽紅素值也牽動著所有醫務人員的心,醫護團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每項數據的變化——461.9 umol/L、388.6 umol/L、309.4 umol/L......
檢驗報告上一個個不斷下降的膽紅素數值,預示著換血術的成功,堅強的小生最終順利“闖關”,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換血術結束后,寶寶回到保溫箱里繼續進行藍光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治療,最終順利平安出院。
出院當天,曉曉的父母對著醫護團隊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們用一句句的“謝謝”表達了對新生兒科所有醫護人員的肯定。
科普時間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會有肉眼可見的黃疸。
生理性黃疸,顧名思義是正常新生兒也會出現的,一般2~3天出現,4~7天達高峰,程度輕,呈亮黃色。足月兒2周內消失,早產兒可延遲到生后2~4周內消失。生理性黃疸的寶寶,一般吃喝拉撒情況都好,動態觀察即可。
但要是病理性黃疸,你就要小心了。
病理性黃疸寶寶,如果治療不及時,膽紅素進入大腦會引起膽紅素腦病,會帶來嚴重的后遺癥。比如聽力受損、肌張力增高、運動發育落后等等。甚至,還有些孩子會出現腦癱的悲劇。
怎樣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兒科醫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詢問:“我家孩子到底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或者“黃疸到了多少以上就是病理性?”
這類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生理性或病理性黃疸不是簡單地靠數值來區分的。
事實上,生理性黃疸的膽紅素范圍受種族、地區、遺傳、喂養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很難得出一個統一適用的標準。因此,判斷是否病理性黃疸,也需要醫生根據黃疸的發生時間、進展快慢、圍產史以及合并癥等多種因素來綜合判斷。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更加糊涂了,這個問題這么復雜,連醫生都要仔細分辨,那普通家長又該怎么辦呢?
事實上,作為家長,只需要關注兩個問題:
① 膽紅素是否已經高到了危險的程度?
這一點很好理解,如果已經超出了安全范圍,那么肯定是需要治療的。至于具體到多高需要治療,在后面的治療部分還會詳細說明。
② 孩子的黃疸是不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
有少部分孩子,他們的黃疸可能是由于某些特殊疾病造成的,比如嬰兒肝炎、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等等。這些原發病本身的危害已經超過了黃疸的危害,因此不管膽紅素是多高都需要積極治療,這個時候治療的重點就是原發病本身而不是黃疸了。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看醫生
■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通常在生后2-4天出現,過早出現黃疸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應該由醫生進一步檢查。當然,醫院分娩的孩子這時候還在住院期間,產科的醫生和護士也會留意這個問題,因此不用太過擔心。
■ 生后5-7天的黃疸。
這個時候的黃疸最容易被忽視,由于新生兒早期黃疸在這個時期會達到高峰,而家長們又往往缺乏經驗,不能及時觀察到黃疸的加重。因此建議大家在這幾天就近帶孩子做膽紅素篩查,如果篩查的結果比較高,就需要進一步到兒科就診。
■ 出生2周后黃疸仍未消退。
足月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通常會在2周左右消退,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有黃疸,需要讓醫生檢查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 黃疸曾經消退后來又加重,或者黃疸長時間不退伴有吃奶不好、體重不增、大便色白等癥狀。
這些表現都提示孩子有可能患有其他導致黃疸的疾病,需要醫生檢查來確認。
■ 孩子出現了拒奶、反應差、嗜睡、尖叫、抽搐、發熱等情況。
這些癥狀往往是膽紅素腦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的表現,需要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能否用眼睛判斷孩子黃疸輕重?
新生兒黃疸通常從顏面部皮膚開始出現黃色,隨著膽紅素的升高,黃色逐漸按從頭到腳的方向向全身擴展。理論上講,黃色出現的范圍越廣就說明黃疸越重。有研究表明,當TB大于15mg/dl時,全身均可出現黃疸。
但是并不建議大家只憑肉眼觀察來判斷黃疸的嚴重程度。
原因在于:
一方面,黃種人自身的皮膚底色會形成一定的干擾,單純靠肉眼判斷是不可靠的,對于缺乏經驗的新手父母來說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黃疸的嚴重程度除了跟膽紅素水平有關之外,還跟新生兒的胎齡、出生后的小時數以及有無其他合并癥有關,這些信息需要醫生綜合起來進行判斷。
母乳性黃疸可以繼續喂母乳嗎?
新生兒一個月后
再出現黃疸
需要來醫院做個系統的檢查
如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需要注意母乳性黃疸
這個在純母乳喂養的孩子身上比較常見
他的黃疸消退時間會晚一點
這其實是跟孩子自己肝臟代謝的功能有關
并不是說媽媽的母乳有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會鼓勵媽媽繼續母乳喂養
像母乳性黃疸
這種黃疸程度很輕
膽紅素值不會很高
一般來說不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
造成嚴重的損害
母乳性黃疸可以打疫苗嗎?
事實上
對于母乳性黃疸的孩子來說
只要一般情況好
沒有其他嚴重的并發癥
是不影響預防接種的
但是
黃疸在下降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波動
如果恰好在接種完疫苗之后
出現了黃疸加重
那就很有可能被認為與疫苗相關
因此接種人員也會傾向于
等黃疸消退后再給接種
黃疸治療的誤區
1.曬太陽能治黃疸嗎?
治療黃疸最有效的方法是光療,太陽光中就含有藍光和綠光的成分,因此曬太陽確實能夠使膽紅素降低。事實上,光療的方法之所以被發現,最初就是因為護士發現靠近窗邊接受光照多的孩子更不容易出現黃疸。
為什么現在不再建議大家自己給孩子曬太陽來退黃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曬太陽退黃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光療的效果與接受照射的面積、光照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都有關系。
比如在雙面藍光箱里,也就是孩子在里面上下都有藍光照射,除了紙尿褲和保護眼睛的眼罩之外,其余部位的皮膚是完全無遮擋的——在這樣的條件下照射,通常需要12~24小時才能使膽紅素下降到比較安全的范圍。對比一下就知道,自己在家曬太陽很難達到這樣的照射面積和時間,因此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如果我們只是有一點點黃呢,不需要那么高的效率,是不是就可以曬太陽了?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這就是不建議曬太陽的第二個原因,曬太陽還有不安全的問題。
將新生兒的皮膚直接暴露于日光下存在曬傷的風險,并且,紫外線也會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同時,太陽光中還有大量的紅外線,具有明顯的升溫作用,而小嬰兒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差,容易受環境溫度影響,長時間曬太陽容易造成體溫過高。
2.藥浴能去黃疸?
不能!
廣東地區患蠶豆病的寶寶,并不少見。而蠶豆病,正是引發病理性黃疸的重要病因。
這類孩子內服或外用涼性的中草藥洗浴,如金銀花、薄荷、樟腦、熊膽、川蓮、臘梅花等,容易誘發急性溶血,導致重度黃疸。
各位寶媽寶爸
寶寶要是出現黃疸
少一些“膽大”
多一些“心細”
拿不準的
第一時間就要去醫院!
編輯:羅小梅
來源: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