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是否有出門“趁圩”的經歷呢?在順德,圩市一直都是老街坊的最愛。每到這個時候,現場總會人山人海,煙火味十足。
而在杏壇北水村,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且風格獨特的圩市,一直流傳在當地,那就是“神仙圩”。到底是什么樣的圩市能讓“神仙下凡”?
神仙圩設在北水村一廟前的大榕樹下,人稱“社學榕蔭”的寬闊地堂處,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一日為圩期。
關于一年只有一天圩期的特點,坊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乾隆年間,某年歲晚,有一艘滿載缸瓦竹器的貨船想要經甘竹灘前往西江賣貨,途中遇到了暴風雨不能上灘,滯留在北水廟前。風雨連續數日,眼看無法依時趕到預定地點。于是貨主只能硬著頭皮選擇就地擺賣,不料銷路奇佳,貨物全部賣光了!第二年,貨主又運來缸瓦竹器在此擺賣,貨物再一次全部賣光。
人們不禁要問,銷路為何如此奇好?原來當年貨主的缸瓦器皿中有一個瓦棺材仔,上面寫有“有福者來”四字,是一個擺設玩品。有一位老人家買了此物放入籮中便不見人了。大家便互相傳說是神仙下凡。北水神仙圩也由此逐漸傳遍附近各鄉,并日漸興旺起來。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一日,勒流、眾沖、錦豐、百丈等附近村民一早便趕來趁圩。當時擺賣的都是年貨,擺賣攤檔不收地租,檔主對小孩順手偷點糖果糕點也絕不追究。
更巧的是,每年到了神仙圩日總是有雨,這再一次增加了神仙圩的神秘感,風雨卻阻擋不了村民趁圩的興致。村民購物后大多選擇入廟參神,以求來年好收成。日寇入侵后,神仙圩衰落,神廟亦曾一度改為蠶亭。改革開放后,重建神廟,恢復神仙圩日,每年神仙圩期,熱鬧不減當年。
編輯:梁敏賢
內容來源:水興杏壇 綜合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