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順德全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順勢而為,“醫”路奮進,改出“區強、鎮活、村穩”的新天地,不斷夯實人民群眾的健康基石。即日起,順德區衛生健康局聯合順德城市網推出順德醫生故事系列報道,旨在弘揚“順佑生命、德醫雙馨” 的精神,帶你“看見”順德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繁花”,敬請關注。
在順德,有這樣一位“白衣戰士”,他經常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為無數患者帶來“心”希望。他就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胸痛中心醫療總監黎文生。
區域胸痛中心的“拓荒者”
時間的指針撥回2015年,那時候大家對胸痛中心的概念還相對陌生。但黎文生卻敏銳地意識到,胸痛中心的建設對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效率至關重要。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挑起了建設胸痛中心的重任。
起初,黎文生面臨著諸多困難,包括政府尚未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醫院內部也缺乏相應的資源和人才。但他沒有放棄,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一步步推動著胸痛中心的建設。
黎文生首先建立了順德區胸痛中心信息交流微信平臺,將各醫院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轉運信息整合起來,實現了無縫對接。同時,他積極組織培訓和學習活動,提升區域內醫務人員的胸痛救治能力。經過不懈努力,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胸痛中心在2017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認證,成為順德區乃至整個南方醫科大學系統內的佼佼者。
生死時速他與死神賽跑
在黎文生的帶領下,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內科在介入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據介紹,醫院胸痛中心從接觸患者開始,通過及時把高危胸痛,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鑒別出來之后,10分鐘可以完成心電圖并及時研判。對于懷疑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的,能在接觸患者后30分鐘內完成CT掃描。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從進入醫院大門至血管開通(門球時間)目前做到了60分鐘左右,大大低于平均時間少于90分鐘的國家標準,使胸痛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黎文生為患者開展診療
每一次急診手術,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黎文生,總是那個沖在最前線的戰士。
記得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醫院急診室接到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求救電話。患者是一位中年男子,由于病情嚴重且延誤時間較長,來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急性左心衰竭癥狀。呼吸急促、不能平臥、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黎文生沒有絲毫猶豫。他迅速組織團隊進行搶救,同時親自上陣為患者進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
手術室內氣氛緊張而凝重。黎文生手持導管和導絲,在患者狹窄的冠脈中穿梭。他的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仿佛是在與死神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操作,黎文生終于成功開通了患者閉塞的冠脈。隨著血流的重新灌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穩定下來。出院那天,患者和家屬緊緊握住黎文生的手感激涕零:“是您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黎文生搶救患者
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也是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心肌梗死,起病急、進展快,如果不能在最佳救治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殘率極高。
目前,順德14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胸痛中心全部升級為國家級,實現10個鎮街國家級胸痛中心的全覆蓋。
2023年10月,順德區胸痛中心聯盟、卒中中心聯盟成立。由南醫大順德醫院作為牽頭單位,構建起“區級三甲醫院-鎮級二甲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位一體的“護心網”,為順德區群眾提供高效、規范、個性化的救治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胸痛救治單元是胸痛中心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胸痛救治網絡的基礎環節,是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在順德醫改“東風”下,目前黎文生積極投身于各鎮街胸痛救治單元的規范化建設和驗收工作。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佳救治時間是120分鐘,這應該成為每個人的常識!”黎文生說。但不少患者往往因拖延而痛失最佳的救治時機。因此,黎文生還經常到社區和學校進行健康講座,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識。
在黎文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醫者仁心的光輝。他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醫者風范,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患者帶來了“心”的希望。
相關鏈接
編輯:文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